學科科研

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學科科研 > 科學研究 > 正文

【湖北日報】王敏: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

發布日期:2024-02-23    作者:     來源:     點擊:

□ 王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要進一步加大工程技術人才自主培養力度,不斷提高工程師的社會地位,為他們成才建功創造條件,營造見賢思齊、埋頭苦幹、攻堅克難、創新争先的濃厚氛圍,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這凸顯出黨中央對新時代新征程的戰略考量與藍圖擘畫,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卓越工程師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撐點。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一個關鍵變量,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焦點,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争空前激烈,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赢得優勢。反之,則會遭遇發展動力衰減和能力天花闆。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勁筋骨”支撐民族複興偉業,這是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卓越工程師是站在國際科研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主的重要力量。當前,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4.0正在加速推動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其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尤其是掌握科學知識與動手技能的卓越工程師。我國工程師數量雖然位居世界前列,但多而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頂尖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還不能完全滿足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對我國赢得未來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的先機,掌握新産業、新賽道發展的主動權具有重要意義。

立足新興産業,做好培養卓越工程師的戰略布局。以産聚才,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投身工程科技創新。“産業鍊發展促使人才鍊聚集,人才鍊聚集将進一步補強産業鍊升級,最終形成良性循環模式。”我們要主動布局未來戰略所需工程科技産業,超前布局未來戰略必争領域工程科技産業,重點圍繞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北鬥等我省優勢産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低碳等未來發展新賽道,以高新産業的發展支撐卓越工程師的培育。以校育才,擴大卓越工程師後備人才供給規模。适度超前布局面向未來産業的學科專業,進一步引導省屬高校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加快打造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領域發展亟需的交叉學科專業,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提高卓越工程師後備人才隊伍的數量與質量供給。

聚焦産教融合,創新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機制。以協同育人主體建設為抓手。一方面,加強“高校+職校”合作育人,完善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工程教育平台共建、教師交流互動、學生學分互認等方式,構建“職業院校—本科—碩博終身學習”高效銜接、技能遞進的工程教育培養體系。另一方面,探索“學校+企業”協同育人,打通工程師培養從學校課堂到企業實踐的“最後一公裡”。注重激發企業參與積極性,通過探索将教育投入作為企業研發費用加以扣除、給予企業積分獎勵等激勵方式,鼓勵龍頭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構建、工程實踐等全過程,推行“校内導師+行業導師”雙導師制,構建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三級實施體系,搭建校企對接平台,以産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人才培養改革。以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為紐帶。一手抓主體資源整合,發揮各類主體資源優勢與融合創新動力,改進教學資源和教學質量,搭建好資源整合這座“橋梁”。一手抓合作關系網絡,以松散耦合關系網絡拓展資源獲取渠道與協同育人範圍,再以緊密合作網絡穩固核心資源的深度挖掘與長效利用。通過調節主體間關系機制促進産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步調一緻,實現産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長效合作。

尊重成長規律,健全卓越工程師評價體制機制。工程師的成長依次經曆三個階段:接受工程教育階段,獲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工程師資格認證階段,經過工程實踐獲得形成性發展,從擔任輔助角色到逐漸成長為獨立工作甚至帶領團隊,并通過相關組織的認證獲得工程師資格;進行持續職業發展活動階段。基于工程師成長的三個階段,健全卓越工程師的評價标準體系,以評促培,以評促教。縱向上,以鍛造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複雜工程問題核心素養為主線,以學位授予、工程師資格認證和職稱評審為抓手,構建貫穿三個階段層次分明又相互銜接的螺旋遞進式評價标準體系。橫向上,結合不同行業實際需求以及學科專業特點,重點評價其掌握必備專業理論知識和解決工程技術難題、技術創造發明、技術推廣應用、工程項目設計、工藝流程标準開發等實際能力和業績,細化卓越工程師行業分類評價維度和指标體系,推動形成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卓越工程師分類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卓越工程師培養評價共同體,推動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工科院校等工程人才使用與培養評價體系有效銜接。

營造工程師文化,優化卓越工程師職業發展環境。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重要力量,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師精神”與“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共同組成我國新時代科技人才的精神體系。要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創新文化、尊重工程師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工程師精神、宣傳工程師文化,提升各界人士對工程師的社會認同。同時要引導工程師涵養良好職業操守,永遠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遠把敬業奉獻融入血脈,永遠把追求卓越作為标杆,永遠把團結協作作為法寶,提升工程師群體的自我認同,用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工程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此次“國家工程師獎”樹立了一批工程技術領域的先進典型,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工程技術創新、尊重工程師的濃厚氛圍,有利于激勵動員廣大工程師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作者單位:yl7703永利)

原文鍊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402/19/content_263417.html


上一條:【湖北日報】王昊:處理好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若幹重大關系
下一條:【湖北日報】盧瑤:用法治建立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