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科研

科學研究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學科科研 > 科學研究 > 正文

【地評線·東湖評論】王敏: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發布日期:2022-10-19    作者:     來源:     點擊:

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 考察時強調,要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曆史經驗表明,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實力決定着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正在重塑各國經濟競争力和全球競争格局。能否抓住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科技發展的先機,使中國科技創新能力邁向新的台階,乃至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和經濟強國,将關系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當下,高端制造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産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中國要強盛、要複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安全之要。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是國際競争的核心,而科技又因其強大的輻射和倍增效果成為綜合國力的核心,發展科技尤其高科技是提升國家實力和強化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與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在某些重點領域和前沿方向實現了重大突破,但也面臨着重大挑戰: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的遏制和打壓,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嚴重沖擊和破壞,以及我國科技發展起點較低、積累的時間有限等原因,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這對我國産業鍊供應鍊的安全穩定構成了威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讨不來的,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矢志不渝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緻遠。樹高葉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認識科技創新的時代意義,以高度的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搶占科技競争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赢得勝利,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颠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隻有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争和發展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科技攻關必須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隻有繼續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才能發揮科技指導思想科學性和領導力量先進性的優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攻關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最大的制度優勢,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建立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證。科技攻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奔着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事關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核心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戰略性、儲備性技術研發項目,瞄準未來科技和産業發展的制高點;優化财政科技投入,重點投向戰略性、關鍵性領域。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敏(yl7703永利副教授)

責編:楊虹磊

鍊接:【地評線】東湖評論: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一條:【楚天評·東湖評論】龔夢:用心“下基層察民情” 以行“解民憂暖民心”
下一條:【地評線·東湖評論】金姣:新型舉國體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