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學校簡介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地處武漢市青山區紅鋼二街31号。學校創建于1957年,是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是武漢市和青山區人民政府共建的十所優質示範高中之一。學校積極打造高品質人文特色學校,助力師生“奮發奮争奮進,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二、實習心得
實習生徐珂談道:“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在四十九中實習了近一個月了,從二月初懵懵懂懂地聽課學習,到三月始走上講台,才發現給學生上課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也逐漸學會享受成為一名老師的樂趣。初一的學生雖偶有頑皮,但他們身上也有着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活力,課堂上他們積極互動回答問題,這樣的互動性是在大學課堂上做展示無法體會到的,也鼓勵了我靜下心來上好每一堂課的決心。這次實習最大的感想應該是我能克服自己對初中講台的恐懼,能夠慢慢探索進步講好一節政治課。”

實習生崔心雨表示:實習近一月,現即将結束。還未走進學校之前,我們對“老師”的職業存在着無限的遐想:她會是上課時嚴肅的巡視,會是批改作業時的一絲不苟,會是課間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走入四十九中,一切的想象都開始成為現實。經過了聽課,備課,講課的實踐。才明白課堂時間寶貴,原來每一句話都需要仔細斟酌。學生們的思維天馬行空,總會有奇妙的問題和出乎意料的答案。上完第一節課,指導老師對我講,在屏幕上、課本上、作業上,你面對的隻是一個個待教的知識點,但在教室裡,你面對的是鮮活的年輕生命,他們的每一個疑問都不該被忽視,作為老師,引導他們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也是我們的職責。老師的話語使我開始反思,也讓我更加重視每一堂課對孩子們三觀的培養和引導。“在學中教,在教中學”,感謝這次實習經曆,讓我對教學有了不同的體會,我也會一直學習、一直成長,直到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實習生王曉璇談道:“走進四十九中的校門,撲面而來的便是青春的氣息。重疊的竹影,碧綠的草場和上面嬉笑打鬧的同學們,一切仿佛昨日重映,隻是我的角色已經從昔日打鬧的一員變為講台上的身影。随着上課鈴響,對台下的一張張好奇面孔我攤開教案,用微笑掩飾着緊張。下課鈴響起,一張張認真的面孔盡收眼底,告訴我今天需要講授的内容已經完成,且頗有成效,讓我忍不住鞠躬緻意,感謝他們熱誠的聆聽。這,就是我實習中的第一課,雖有缺憾,更多的是收獲,是滿足。而在一個多月的實習中,自然有許多工作要做,許多規章制度要學習和執行,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一次次的講課。”

實習生焦晨雨表示:實習快結束了,對我來說,這是一段充實的經曆。還記得初去時的那種激動,一起在地鐵口彙合、查地圖、見老師……雖時光遠去,但記憶仍存。實習中我學到了許多在大學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上課并不是輕輕松松的事情,要經過長期的準備,反複的打磨,才能自信地在講台上講好一堂課。課堂氛圍的把握也是一門藝術,既要學會适度帶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要控制課堂活躍度,維持好課堂紀律。在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裡,我一向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我,處處注意言行和儀表,熱愛實習學校和班級學生,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态度盡力做好實習工作;同時,作為實習生一員,一向緊記實習守則,遵守實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學校領導和教師,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學習他們的經驗,主動完成實習學校布置的任務,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給實習學校的領導、教師和學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一緻好評。

實習生雷小環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實習的這段時間裡,我深切體悟到了實踐出真知這個道理。曾經習得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思想政治專業知識,在親身投入教學一線後方才有更深的感觸。“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有誇張的成分在,但的确也是基層教師的生活寫照。備課,上課,每一個點都需要經過反複的斟酌。此外,課堂是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一。除了備課的預設方案外,課上還會出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而如何靈活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用好生成性資源,對教師又是一種挑戰。總之,上完一節課很容易,但上好一節課很難,上好一堂道法課則更難。”

三、結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為師範生的我們,距離一名合格的教師仍道阻且長,然,路雖遠,行則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