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盧義炜 祁丹悅 李璐瑤)10月30日下午16時,永利邀請華中師範大學yl7703永利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良明在學院四樓二号會議室作學術交流分享。永利副院長徐信華教授、易振龍教授、22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班主任金姣老師及2023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全體研究生參加。講座由永利徐方平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李良明教授以《光明日報》文章《史由證來 論從史出——田子渝與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研究》為切入點,圍繞“田子渝教授學術道路”展開交流,就田子渝教授的“個人魅力”、“理想信仰”、“學術理論”、“鑽研精神”進行了生動的講解。李良明教授指出,田子渝教授有理想、有追求,在學術研究上認真鑽研、腳踏實地,希望青年學者能夠充分學習田子渝教授锲而不舍的學術精神,紮紮實實做學問。除此之外,他重點闡釋了做學問要找準研究興趣方向,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幹擾,并鼓勵青年人要樹立遠大理想,為之不懈奮鬥。

永利徐方平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他首先感謝李良明教授為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學術教育和人才教育課。他強調,李良明教授為永利和華中師範大學黨史研究樹立了新典範、開創了新天地,為國家黨史學習研究作出了衆多貢獻。

2023級馬中化研究生盧義炜在聽完講座後,發表了自己的感想。他認為,李良明教授在本次學術會議上,給予了青年學者深刻的啟示。查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時,我們不難發現,對學術研究的認真态度以及真理知識的薪火相傳,是從革命先輩們身上一脈相承的。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能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一個飽經磨難的古老民族為什麼依舊頑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什麼能在今天向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标奮勇前進的答案。我們要用理想信念照亮學術前進之路,要腳踏實地去潛心研究,要将理想信念具體化為行動,紮紮實實地作出成績。我們要将認定的研究方向貫穿始終,把研究重心放在自己選擇的學術道路上,從“遊擊戰”向“陣地戰”轉移,锲而不舍地将“學術之井”越打越大、越打越深,才能源源不斷地湧出“研究成果之泉”。

(審稿:易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