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考研錄取結果陸續公布,yl7703永利2020屆本科畢業班共57人,32人被國内各大重點院校錄取,考研錄取率達到56.14%,再創曆史新高。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班有40人參加考研,35人過國家線,其中,許靜、黃荊蘭、祝靜若同學分别保研至複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華中師範大學。鐘傑、皮雯靜同學以初試超過390分的成績被山東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錄取。溫璐菲、鄭孝晖、鄭夢同學以初試超過380分的成績考取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姚遠翔、向娜、常慧、張少良、楊春曉等同學被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央黨校、東南大學等國内各大重點院校錄取。
“考研佳績的取得,得益于四年來形成的優良學風和班風,離不開同學們自身的努力奮鬥,更離不開學院四年來的引導和幫助,特别是院長徐方平教授親自帶頭,與學院教師一起向兄弟院校推薦我們考研的學生。”在談及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考研經驗時,班主任胡銀銀老師這樣說道。在談及學院學風建設的主要做法時,yl7703永利黨委副書記王雄說:“優良的學風,從來不能僅僅依靠形式上的日常考勤和幹巴巴的紀律要求,而是來自于每一位同學對大學這一人生階段的正确認知和準确定位,以及學院全體教職員工的人文關懷和正确引導。”四年來,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班形成了勤奮刻苦、嚴謹踏實的班風,該班多次榮獲校級“先進班集體”、“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号,班級同學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30餘人次。
許靜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保送至複旦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黃荊蘭(圖上方)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保送至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常慧(圖左下),鄭夢(圖右下)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
祝靜若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保送至華中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溫璐菲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
鐘傑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
姚遠翔(圖上方)
向娜(圖下方)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
鄭孝晖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
張少良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中央黨校碩士研究生)
楊春曉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皮雯靜
(2020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後考取北京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據悉,這也是繼2019年之後,學院本科生畢業生攻讀碩士比例再次突破50%。
近年來,學院始終堅持将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培養後備人才作為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勇擔“專業使命”,争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習者、研究者、宣傳者和踐行者。為此,學院在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專業素養教育、專業研究能力教育等方面,采取了諸多切實可行的措施。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新生中,不少同學都是非第一志願,面對這一現狀,學院十分專注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将“教授談專業理想”、“副書記談專業前景”緊密相結合,引導學生将個人期望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學院本科生就業發展的專業相關度不斷提升,絕大部分畢業生都走上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習、研究、宣傳和踐行的一線。自2012年以來,學院本科生攻讀碩士比例均在45%左右,其中4次突破50%;據不完全統計,在學院2014、2015、2016屆不到200名畢業的本科生中,近30人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内一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所在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與此同時,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對于高年級學生,學院注重引導學生接觸和參與專業科研和學科競賽,鼓勵大家深入閱讀專業書籍,提高專業素養;在學校實施全員導師制的基礎上,學院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分類引領學生發展,根據學生興趣,将學生分為學術理論組、社會實踐組、教學技能組等3個小組,每個小組配備指導老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鑽研學業、參與社會實踐、參加教師技能大賽等。在一系列措施的促進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2012年以來,學院本科生先後3次榮獲團中央表彰;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得湖北省師範專業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2項。
學院黨委書記湯德森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永利曆史最為悠久、底蘊最為深厚的專業之一,學院自組建以來,全院教職員工秉承政教專業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在人才培養的諸多領域、諸多環節,體現學院人文關懷的特色,形成了“學生愛學、教師樂教”的良好院風和學風。2019年,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是對我們學院本科人才培養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我們學院人才培養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