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7703永利學生組織由團委、學生會、社團聯、青年志願者分隊四大塊組成,學生社團是學生組織中最具活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該院共有8個社團,分别是沙湖論壇、馬列學會、法學會、公共關系協會、軍事觀察協會、創業協會、女生俱樂部和音樂之友協會。多年來,該院根據學生社團的不同性質和特點,按照“分類指導、重點建設”的思路,有力推動了學生社團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明顯特點:
一是大力扶植專業型社團。大多數社團根植于相對應專業學科的厚實土壤,依托兩個博士點、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三個省、校級重點學科,得到了包括碩博導師、省校級名師的大力支持和指導。1980年創辦的馬列主義研究學會和1984年成立的沙湖論壇依托政教專業,在拓展學生課外學習,豐富學生課外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馬列主義研究學會和沙湖論壇每年出版自己的刊物:《理論學習通訊》、《沙湖論壇》,同學們在自己的刊物上發表文章,自由地表達個人觀點,共同學習,相互促進。這兩個協會曾先後舉辦“道德知識競賽”、形勢政策報告會等活動,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文化。法學會依托該院的法學專業,積極開展法制宣傳等活動,每年,法學會都要舉辦“模拟法庭”,再現大陸、歐美等法系中的著名經典案例。該社團曾多次走向社區,積極向當地居民宣傳法律常識,為居民解答日常法律問題,今年還将“模拟法庭”活動拓展到社區,向社區居民演繹震驚國内的“許霆案”。公共關系協會和軍事觀察協會則密切聯系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兩個專業的發展,公共關系協會先後成功舉辦了“公關禮儀知識競賽”、“模拟人才招聘會”、“走向成功之路”等系列活動,引領同學們盡早規劃确定并努力實現大學學習生活目标。軍事觀察協會每年舉辦“國防知識競賽”,展現軍旅文化,表達學生們的愛國熱情,該社團還多次帶領我校學生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瞻仰革命先烈所走過的艱苦曆程。
二是努力鍛造星級社團。法學會成立以來,在武昌區公檢法機關和學校法學專業教師的精心指導下,近年來先後9次組織校内模拟法庭,1次校外模拟法庭,不斷推陳出新,在案例選擇、審判模式方面做了一系列大膽嘗試,曾經模拟審判過彩票引發的故事案、辛普森殺妻案、許霆案等,同時有效擴大活動的參與面和影響力,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傳作用。會員們還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為校内外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曾幫助襄樊谷城的一名60多歲的老農劉春祥維護權益,打赢官司,老農感激不盡,給學院送來了“擎天法學院,維權義勇軍”的牌匾。法學會還為遇車禍的張霞同學提供法律援助,受到了相關領導和同學的贊揚。該社團每年組隊代表我校參加武漢地區高校“法制之光”知識競賽、“天倫律師杯”辯論賽、“德賽律師杯”知識競賽等活動,多次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07年,法學會成為全校優秀社團之一,并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标兵”。省教育廳督導員劉鐵松高度評價法學會“善于把握自身特色,勇于開拓創新”。
三是積極培育服務型社團。該院公共關系協會和創業協會着眼于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把工作重點放在與校企聯合實位招聘活動上,開創了校企合作的另一個典範。公關協會圍繞“走向成功之路”主題,積極為同學們搭建各類兼職平台,與湖北省電信、中百集團、武漢廣場等多家用人單位開展了多次招聘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兼職崗位。創業協會在該院副院長吳克明的指導下,多次參與大學生創業、就業調查,還舉辦了創業知識展、創業知識培訓、職業規劃設計大賽的宣講會、模拟考試選拔以及名單公布、“人生規劃與成功創業”講座、職業規劃設計書的寫作的培訓、職場環境分析培訓、新航道雅思講座、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決賽等活動。社團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進軍職場,搞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皮豔麗 田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