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萬茹雅 圖/雷萬茹雅 拍孜裡亞古麗·布蘇克)在慶祝建黨104周年之際,永利與武漢革命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紅巷裡的思政課”在武漢革命博物館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展三樓學術報告廳圓滿結束。此次活動彙聚學院師生代表,他們通過精彩的理論宣講和生動的故事講述,為現場觀衆呈現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思政公開課。
本次活動分為紅巷思政理論課、紅巷青馬微宣講和紅巷苗苗故事彙三部分。

紅巷思政理論課由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易振龍教授主講。他以“曆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産黨”為主題,立足我國近代發展脈絡,站在唯物史觀的高度,通過細緻入微的分析和生動鮮活的曆史叙事,深刻揭示了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課程尾聲,易院長總結道:“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而與人民群衆同呼吸、共命運,始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根本立場。”這一結語引發了現場觀衆對曆史、當下與未來三重維度的深刻反思。

紅巷青馬微宣講由全省“百生講壇”金牌主講人、永利2023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王貞懿主講。她以“忘不了的老故事,新時代的講述人”為題,深情地講述了她與“紅巷青馬”結緣的曆程。借助黑白光影中的老照片、黨員爺爺铿锵有力的言辭、塵封在兒時記憶中的信仰萌芽等素材,王貞懿娓娓道來共産主義信仰的代際傳承與紅色血脈的赓續。她一邊回顧過去,一邊展望未來,激勵廣大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重任。

活動尾聲,紅巷苗苗志願者們在中共産黨五大會址獻上了《品重柱石》小劇場演出。小演員們以中央監察委員會首任主席王荷波的事迹為線索,生動再現了中共五大召開的背景與曆程,精準刻畫了革命年代的暗流湧動和革命先輩們的智慧與擔當。

“紅巷裡的思政課”作為湖北省唯一入選項目,榮獲教育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頒發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十佳示範項目稱号,并成功入選2023年湖北文物“十件大事”及2023年全國文化遺産旅遊案例和線路宣傳展示活動“百強案例”。學院借此契機,着力構建“紅巷裡的思政”研學實踐圈,将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交融,讓曆史發聲,以史實育人,持續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與責任擔當,全面提升思政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審稿人:周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