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文/顔慧娟 圖/燕紅亮)2025年6月9日至10日,yl7703永利教師赴湖北省“理論熱點面對面”實踐基地鹹甯市鹹安區向陽湖鎮進行專題調研和政策宣講。調研組由農業碩士中心李慶召、顔慧娟、燕紅亮、盧瑤4位教師及研究生李世琦組成。調研組主要圍繞“‘合議共管’預防化解村組合同糾紛工作法”,聚焦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糾紛的預防化解、閑置資源盤活利用、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等重點内容與基層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此外,調研組還結合今年5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開展分衆式農村政策法律宣講。在向陽湖鎮綜合治理和司法調解中心,調研組重點訪談了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程文增,合議共管工作室負責人、老司法所長馬登平及糾紛調解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深入了解了該工作法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應用推廣效果及未來發展規劃。
調研組還深入廣東畈村村委會、工業園區及農業企業,考察“合議共管”工作法的具體落地情況,并對村“兩委”幹部、園區企業負責人和社區村民開展普法宣講。通過實地考察、深度訪談等方式,調研組詳細了解了向陽湖鎮自主探索的“合議共管”工作法落地情況及效果反饋,并初步總結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管理的機制創新經驗與程序優化路徑。廣東畈村作為城郊村的典型代表,依托集體經濟合同規範管理機制,成功打造了工業産業園區和農業田園綜合體,有效盤活農村資源,帶動村民增收緻富。
調研組還前往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了解今年剛剛在鹹安區正式上線的湖北省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産、資源)監管平台的運行情況。該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整合監督力量,以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強化了對農村“三資”的監管,促進了農村“三資”管理的透明化、規範化。
據悉,鹹安區向陽湖鎮“‘合議共管’預防化解村組合同糾紛工作法”充分依靠群衆智慧和基層創造,通過“民主議、專業審、共同管”三個流程的規範化,實現了對村組集體經濟合同的有效管理,維護集體和群衆合法權益。2023年11月,該鎮司法所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此次調研活動以該工作法為重點系統考察了向陽湖鎮在基層治理現代化方面的創新實踐,為探索鄉村治理改革提供了豐富的案例支撐。
審核:易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