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積極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圍繞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着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堅持以生為本,提升實踐育人實效。開展符合生活實際和專業特點的勞動教育,讓學生親曆勞動過程,提升勞動育人實效性;改進勞動教育方式,适應科技發展和産業變革,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強化實踐體驗,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三)堅持協同育人,拓寬勞動教育途徑。結合學校在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條件,充分挖掘學科優勢、行業企業等可利用資源,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深化産教融合、協同育人,整合學校、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拓寬勞動教育途徑,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三、基本目标
堅持立德樹人,将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勞動教育工作機制;将勞動教育與實踐勞動、實習實訓、第二課堂活動等實踐活動相結合,拓寬實踐育人路徑;從學分要求、勞動時間、勞動效果等方面構建勞動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主要措施
(一)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1.優化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确勞動教育内容,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共48學時,其中包括不少于2學時的理論課教學,實踐部分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志願服務和社會調查為主,分類實施。作為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的補充,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學中要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内容。
2.靈活開展實踐勞動。各學院結合專業能力素質要求、職業發展需求和教學計劃安排,分層分類,有序組織學生在四學年中靈活開展勞動實踐。各學院可根據實際需要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确教學目标、活動設計、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
3.發揮實習實訓場所的勞動育人功能。進一步整合校内資源,積極拓展校外渠道,結合實驗教學、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分年級參加勞動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各級各類實踐教育基地的勞動育人功能,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
4.健全勞動教育學分制度。勞動教育學分免收學費,學生在校期間每學年參與勞動教育活動12學時,累計48學時,統一在第八學期認定為2個勞動教育實踐學分。
5.開展勞動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結合學校專業優勢和服務社會功能,因地制宜共建共享一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依托穩定的戶外科學研究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等,安排一批田地、草地、植物園、工廠等作為生産性勞動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博物館、圖書館、紅色革命區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
(二)分年級分類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6.廣泛開展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結合校園生活,組織一年級學生開展2天的集體勞動,主要内容為參加校園綠化養護、校園衛生、教室清潔、文明寝室建設等勞動鍛煉,參與校園環境網格化管理,共計12學時。
7.深入開展專業生産勞動實踐。結合專業實際,組織二、三、四年級學生利用勞動教育基地開展生産勞動,或以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勞動為主要形式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每學年累計時長不少于2天,共計12學時。
8.積極開展畢業實習勞動實踐。結合畢業實際,支持四年級學生充分利用行業企業等各方面資源,走向社會,參加以畢業實習生産勞動或開展廣泛的社會調查等活動為主要内容的勞動教育活動。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勞動教育工作由分管校領導統一領導,教務處牽頭,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後勤集團等相關部門協助,各學院指定專人為勞動教育課程負責人,負責組織實施勞動教育體系設計、教學管理、勞動教育組織及學分認定等工作。
(二)細化實施過程。各學院根據本方案制定具體措施,細化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項工作統一有序、紮實有效地開展。學院負責學生開展集體勞動期間的日常管理,協調相關部門安排勞動教育内容、安全管理和勞動紀律教育,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負責勞動教育學時審核和學分的認定工作。
(三)加強宣傳引導。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結合時代主題和生動案例提升教育效果,注重總結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和做法,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活動中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事迹,發揮榜樣育人的示範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四)強化安全保障。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明确各方責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保障體系。
六、管理與考核
(一)強化督導檢查。及時開展勞動教育質量監測,強化過程管理和痕迹管理,确保勞動教育實效,避免勞動教育虛化、弱化的問題。
(二)健全考核體系。建立健全勞動教育考核體系,分類完善評價标準。指導教師及用工單位對學生完成勞動教育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給予勞動教育學分。參與勞動教育的學生每學年應進行工作總結,并在《永利本科生學業發展手冊》中予以記載存檔。學院根據指導教師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予以考核,考核合格學院給予相應的課時津貼。
七、附則
本實施方案自2021級新生開始執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