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肖迪涵 張晶晶)韶山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故鄉,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也是享譽中外、景色秀麗的紅色聖地。2023年6月25日,yl7703永利聯合支部赴湖南“做好新時代青年調查研究——重走青年毛澤東農村調查之路”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偉人故裡韶山,尋訪毛澤東考察的紅色遺迹,領會毛澤東同志的調查研究精神,親身感受韶山沖鄉村振興成果。
一、走進村鎮,磨煉深入基層的“腳力”
調研第一天,團隊成員對景區從業人員進行了訪談。在稻香别院民宿中,民宿老闆向團隊成員介紹了當地村民收入來源、基礎設施建設、生态環境保護等情況,并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講述了青年毛澤東的調研故事。
在當地特色土菜館中,菜館老闆向團隊成員介紹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相關的産業鍊,特别是本地的特色菜肴及餐館附帶的紅色文創産品,也向我們介紹了不同時期的遊客身份構成。通過景區從業者的描述,我們感受到韶山的紅色旅遊為本區的鄉村振興帶來了極大推動力。用餐過後,還向我們贈送了毛主席紅色徽章。
晚飯過後,團隊成員參觀毛澤東銅像廣場,表達對毛主席的深深緬懷之情。與石碑“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合影留念,感悟偉大領袖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偉岸形象,在那裡,二十大精神宣傳氛圍濃厚,團隊成員深受鼓舞。

(圖為韶山生态文化示範村标志 通訊員 肖迪涵 供圖)

(圖為調研團隊與民宿老闆交談 通訊員 肖迪涵 供圖)
二、緊貼實際,曆練管中窺豹的“眼力”
銀田鎮,因境内古刹銀田寺而得名,位于韶山市東南部,是湘潭市三個特色小城鎮之一,也是當年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的重點地區之一。2023年6月26日,yl7703永利聯合支部赴湖南“做好新時代青年調查研究——重走青年毛澤東農村調查之路”社會實踐團隊來到銀田鎮了解當地發展情況。
第一站:銀田寺社區。上午,團隊成員來到銀田寺社區。在社區便民服務大廳,當地黨總支書記沈進紅向我們介紹了當地居民生活保障、精神文明建設、特色産業發展、黨建工作等方面的情況,帶領團員參觀社區内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鄰裡互助點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通過銀田寺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我們感受到鄉村振興正在一步步的提升人民群衆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深切的感受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深切含義。國家的偉大複興靠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基層地區的崛起和發展。最後,書記向團隊成員介紹了附近的特色紅色文化旅遊資源,講述了毛澤東當年在銀田考察農民運動的曆史。

(圖為團隊成員與銀田寺社區總支部委員合影 通訊員 肖迪涵 供圖)
第二站:銀田寺白廟。下午,團隊成員參觀了銀田寺白廟。毛澤東正是在這裡組織建立農民協會、雪恥會,現在這裡煥發新顔,遊客紛至,銀田寺的銀杏古樹,樹齡已達718年,蒼勁挺拔。銀田寺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牆壁為白色,稱“白廟”。該寺所在地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是韶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中心,也是韶山革命風雲聚集點。銀田成為毛澤東青少年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成為他傳播并領導革命的重要場所。
第三站: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曆史陳列館。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曆史陳列館則以毛澤東同志1927年考察湖南五個縣的農民運動為主題,以文字、圖片和聲像形式将遊客帶入那個時代現場,如身臨其境,成為學習這段曆史的一本鮮活的“教科書”。團隊成員通過一系列的古着文物、圖文資料感受偉大領袖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感悟革命先烈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和為國為民的深厚情懷。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深入了解學習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創作的背景、過程及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意義。

(圖為團隊成員在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曆史陳列館合影)
第四站:韶河長慶和谷米行。韶河全長43.73千米,沿線途徑銀田寺、通湖橋、水魚潭、雲湖橋、湖江口五地,最終彙于漣水。從韶河岸邊石砌的小廣場沿河而行,可以見到拱起的張公橋,台階上還留着曾經的車馬辄。橋的一側是長慶和谷米行,一側連接着成排的居民瓦房。團隊成員沿着韶河邊走,一邊參觀記錄一邊采訪交談,感受着鄉村振興的可喜成果。
正如毛澤東當年在緻蕭子升的信中介紹故鄉時所寫:“一路景色,彌望青碧,池水清漣,田苗秀蔚,日隐煙斜之際,清露下灑,暖氣上蒸,岚采舒發,雲霞掩映,極目遐迩,有如圖畫。”現在這裡所呈現的不僅是如畫的景色,更是當地鄉村振興的可喜成果。
在調研期間,團隊成員做好分工,認真聽取現場講解、與尋訪實踐團隊做好深入友好交流、努力收集曆史資料、組織各類訪談、錄制調研視頻,走訪村戶、景區、陳列館、博物館、做好新時代青年調查研究。
三、深入走訪,淬煉見微知著的“腦力”
銀田村。位于銀田鎮西北部,曾連續三年榮獲“湘潭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示範村”,榮獲“2009年度湘潭市新農村建設兩型村莊”,2011年度、2002年度湘潭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示範村”、“2014年同心鄉村創建點”,2015年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2023年6月27日,yl7703永利聯合支部赴湖南“做好新時代青年調查研究——重走青年毛澤東農村調查之路”社會實踐團隊深入銀田村了解當地發展情況。
特色農村産業——金葵花海。在與當地村民的交流中,團隊成員得知近年來,銀田村大力發展新農村旅遊,打造景觀農業基地、休閑垂釣基地和家庭旅遊基地。成功獲得湖南糧食集團支持,流轉土地800畝,打造了稻夢田園、金葵花海、牡丹花海等多樣态觀光項目。銀田村從以前發展底子差、緻富路子窄、思路放不開,通過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規模并大、班子并優、實力并強、機制并活、面貌并新”的五并效果。
銀田村扶貧産業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在那裡,大家了解到銀田村以花卉、蔬菜、富硒香菇作為主導産業,并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以花海觀光、農産品采摘等多形态的鄉村旅遊,打造了以“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産品,形成了一産與三産的良性互動。
銀田村以“鄉村振興之旅”為主題發展現代鄉村旅遊,間接帶動村民增收,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願景照進現實。

(圖為團隊成員在韶山現代農業示範園考察 通訊員 吳金玺 供圖)
四、展望未來,成就不忘初心的“定力”
2023年6月28日,yl7703永利聯合支部赴湖南“做好新時代青年調查研究——重走青年毛澤東農村調查之路”社會實踐團隊參觀了韶山毛澤東同志系列紀念博物館。

(圖為團隊成員于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合影)
第一站: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這裡直觀展示了偉人毛澤東的生平,紀念館主要分為“生平展區”與“專題展區”兩個部分。其中生平展區常設《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專題展覽,既是毛澤東同志個人的生平介紹,更能從其中探索出對中國革命的曆史梳脈絡;專題展區展示了大量有關毛澤東的文物,足足有1008件。參觀期間團隊還與東南大學求是工作站、百信銀行黨建工作人員、長沙市紅星實驗小學研學團隊、中付金蟻就基層黨務工作、黨建特色活動、黨史資源研學、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友好交流,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深入了解和學習革命曆程,以實際行動體悟革命精神。

(團隊成員與東南大學求是工作站交流 通訊員 張晶晶 供圖)
第二站: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坐南朝北,呈凹字形。堂屋大門上端挂着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毛澤東同志故居”貼金木匾。故居現有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毛澤東同志晚年生活遺物6400餘件等。對于故居的參觀讓團隊成員真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傳奇的世紀蛻變在這裡孕育。下一站來到韶山特别支部陳列館,館内存放的大量曆史資料,也讓團隊成員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為追求民族獨立和解放所作貢獻與犧牲。

(圖為團隊成員在毛澤東故居旁合影)
第三站: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曆史陳列館。韶山特别支部是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鄉村部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曆史陳列館,由毛澤東一手創辦。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曆史陳列館的陳列内容分為《毛澤東回鄉親手創建》、《峥嵘歲月的戰鬥堡壘》、《閣樓宣誓的韶山“五傑”》及《世代傳承的不朽精神》等四個部分。團隊成員來到韶山特别支部陳列館,參觀學習了1925年毛澤東回到韶山創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故事。收集并記錄各類珍貴的曆史資料與文獻。
此次韶山的紅色調查研究之旅使團隊切身感受到韶山鄉村振興的美好成效,更加堅定了唯有傳承多奉獻、不負韶華勇擔當的信念和決心。

(圖為調研最後一天團隊成員于毛澤東銅像廣場參與活動 通訊員 肖迪涵 供圖)
(審稿: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