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少康 王紫欣 黃權蓉 張瑩)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2023年7月7日,包括yl7703永利研究生在内的永利第四批研究生赴藏支教團前往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中學開展實踐調研活動,并與援藏幹部、校領導教師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加查縣中學教育狀況、學生心理狀況、思政工作開展狀況以及師生教育故事。
加查縣中學在校學生870人左右,藏族的農牧民子女占百分之90以上,該校一直以來堅持落實國家“三包”政策和九年義務制教育,學生基本适齡入學,平均年齡約為15歲。近年來加查縣中學的升學率在直線上升,普高率高達到了85%以上。
一、政策幫扶促進教育發展
加查縣中學師資力量不足,其對口援藏的是湖北宜昌學校教師。援藏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校管理經驗,不僅能夠改善學校的管理模式,也能有效解決學校在教學上師資匮乏的問題,對加查縣中學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援藏老師在這裡與我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可以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在他們的影響下,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有提高,這對西藏本地的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希望這種援藏工作能夠長期穩定的進行”加查縣中學教研室主任次仁巴珠說到。
在國家福利政策下,西藏地區的教師有很多機會前往内地高校中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或到中小學跟崗培訓。次仁巴珠經常會參加一些國内高校的教師培訓,并把學到的專業方面以及教學管理上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上。“跟着北京的一些優秀教師學習到了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回到西藏之後,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把培訓時所學到的技能與西藏本地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知識、掌握技巧,提高孩子的多重素養”。
“藏族同胞的那種淳樸深深地打動了我,當再次看到援藏通知的時候,我就義無反顧地報了名”西藏加查縣中學副校長宋成來自湖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是兩次參與“組團式”援藏的教師,2016至2019年“組團式”援藏在山南市一高擔任物理教研組長,被評為山南市最美援藏幹部。

(圖為宋成接受采訪 通訊員 王紫欣 供圖)
宋成表示,作為西藏第一個開展研學交流活動的學校,加查縣中學經常會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隊的支持下開展一些關于民族團結方面的思政活動,并與湖北省秭歸縣第一實驗中學達成民族團結交流交融交往手拉手的結對。加查縣中學教師還可以到秭歸縣第一實驗中學跟崗學習,雙方教育資源無條件共享,結對活動對加查縣中學的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基礎設施的改善都有着很大的幫助。“在研學交流活動中,學校會帶着老師和學生前往湖北宜昌感受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工程設施開拓學生眼界,還會在宜昌研學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活動,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緻好評。”
二、愛心援助圓夢上學之路
加查縣中學有結對幫扶政策,加查縣中學教師會與農牧民學生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為學習之路保駕護航。
“在我當班主任的12年裡,宿舍不僅是我的家,也是學生們的家”加查縣中學副校長缪志軍在訪談中說到。他為偏遠農牧民學生提供住宿和吃穿,為學生解決後勤所需,由此也和學生建立了特别深厚的情誼。

(圖為缪志軍接受采訪 通訊員 李少康 供圖)
加查縣中學教師白瑪措姆曾幫助一位叫卓瑪拉姆的女孩,她來自單親家庭,媽媽也身患殘疾,她經常要自己去采一些蘑菇、蟲草之類的來維持生活,已經到了要辍學得地步。白瑪措姆便與女孩建立起了結對幫扶機制,在生活和學習上,包括一些經濟上都給予了這個家庭很多幫助。如今卓瑪拉姆已經參加工作,但是仍然和資助她的老師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兩家已成為真正的親人。
加查縣中學副校長宋成在援藏期間還曾資助過幾位學生,其中最讓其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自己的課代表,其母親患病,父親拿着微薄的工資無法維持家裡三個孩子讀書和正常生活。宋成便主動資助其上學,并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且經常去學生家裡送去生活用品。學生也不負衆望考上了西藏大學,大學期間仍勤工儉學,他們也一直保持着親情般的關系。
三、思政教育關愛學生健康
加查縣中學會着重開展一些民族團結方面的思政教育。各個年級會分批到我們縣城的影院去觀看一些愛國主義電影,經常開展關于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專題講座等,在每周開展的班會課上,學校會制定相關主題,組織各班級學習,對于黨和國家發展曆程上的重大時間、節日,都會開展相關教育活動。
“共青團、少先隊開展的一些校級的活動,會組織我們加查縣中學的孩子們前往山南市的一些紅色基地進行研學參觀,比如前往山南市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紅色博物館、還有一些前往内地研學的機會,都是援藏幹部牽頭帶領的。”加查縣中學教師次仁巴珠表示。
加查縣中學還開設了心理咨詢室,有兩名專業的老師,為在校學生提供心理咨詢。針對初三階段的學生,學校與縣級團少委合作開展活動,為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幫助學生調整緊張學業的一種方式。班主任也會承擔起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義務,會及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來調節和解決孩子在家庭和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圖為次仁巴珠接受采訪 通訊員 李少康 供圖)
“初中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學生可能會産生學業壓力大,人際交往不順等心理問題,再加上學生均為住校生,可能會缺少能傾訴交流的長輩,因此當有孩子需要進行心理調節時,學校會讓孩子們前往心理咨詢室,并為其提供傾訴情緒的機會。”教師次仁巴珠表示。
加查縣中學在“教育關愛”理念上實施“三聯三進”活動。三聯即聯系家長、聯系學生、聯系班主任;三進即就是進宿舍,進食堂,進班級。黨員教師,要求每一個黨員對接至少一名學生;學校領導則至少要接名三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一些關愛和照顧。加查縣中學還會對青春發育期的學生開展一些青春期方面的教育活動,如心理或者安全的專題講座,并定期邀請縣消防和縣公安局進行專題教育。
四、思政課堂滋潤學生心靈
思政課堂潤心靈,砥砺深耕護成長。團隊成員夏瓊為加查縣中學七年級一班的同學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思政課。學生整齊地坐着,觀看紀錄片《新青年》《黃文秀》片段,個個震撼人心的畫面、聲聲铿锵有力的旁白解說令學生們深受觸動,甚至留下感動的淚水。
時代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榜樣,思政課宣講内容包括講述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的感人故事,用陳祥榕、黃文秀、江夢南幾位時代楷模的愛國愛黨和個人奮鬥故事激勵學生們努力拼搏,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觀,激勵學生勇敢地、自覺地擔當起繼往開來的曆史責任。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并分享個人故事。“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在陣陣朗讀聲中似乎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熱血正在熊熊燃燒。
課堂接近尾聲時,我們采訪了藏族學生洛桑玉珍及其他藏族學生,詢問了她的學習情況、學校教育條件、未來規劃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她表示,在加查縣中學學習的日子非常幸福,而且她作為農牧民子女能夠享受國家的三包政策,享受到了國家教育政策的福利,她非常地開心。另外,藏族學生央央拉姆分享了她與援藏老師的小故事,在她生病時老師給予了她很大的關愛,令她終身難忘。

(圖為夏瓊在為學生們上課 通訊員 張瑩 供圖)

(圖為成員在采訪藏族學生 通訊員 張瑩 供圖)
永利第四批研究生赴藏支教團實踐調研活動在加查縣中學的展開,深入了解了當地教育狀況和學生心理狀況。這是一次具有積極意義的交流與合作機會,為加查縣中學帶來了新的啟迪。同時,支教團成員也将将這次實踐調研的成果和思考融入到後續的項目中,激勵永利的研究生們繼續關注教育事業,為西藏地區的教育進步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通訊員 李少康 供圖)
(審稿: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