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見陳傑學長了!”,“我在七樓又看見他(陳傑)了!”每次室友從圖書館回來幾乎都會這樣說。沒錯,隻要你去圖書館的七、八樓,不出意外,你都可以遇見這位埋頭于書山的“學霸”。
能夠靜下心,如此專注于學術的他,究竟是何許人也?陳傑,男,yl7703永利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1級學生,中共黨員,曾任院團委副書記,大學四年一直擔任班長一職,在永利學報專輯上發表過《遵義會議後博古糾錯的原因及其啟示》一文,所在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湖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狀況調查”項目團隊,榮獲過省級團隊榮譽稱号。日前,他已免試推薦至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問:學長你好,請問你是什麼時候選擇要考研的?
答:大三下學期吧,這時候着手考研比較好,考研時間較充裕,但也不至于把戰線拉得過長。
問:我想問你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考研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是什麼讓你堅持到保研成功的,你的動力是什麼?
答:之所以會覺得痛苦,主要還是高中和大學學習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高中階段,基本上是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早起晚睡,不斷地訓練,達到高考取得好成績的目标就行;但是到了大學,沒有老師和家長在你耳邊唠叨,整個人生完全由自己掌握。幾點起床、睡覺,都是自己說了算。隻有自己定好目标,找準你的方向,認真規劃自己的時間,才能堅持在學海中苦中作樂。
問:學長,平時刷你的微博,看到很多哲理性的評論,比如“不僅出在上層,下層也嚴重匮乏人文主義,整個社會都匮乏集體反思”,能有如此之深的見解,你應該看過很多書吧?在看書方面有什麼建議嗎?
答:讀書不一定求多,關鍵還是要找準方向,大一、大二你可以博覽群書,大三就應該閱讀與自己确定的方向相關的專業書籍,然後再延伸至其他的書籍。
問:學長,在考研的道路上,有什麼技巧嗎?
答:就像上次我在交流會上說的,考研分為“軟考(通過參加夏令營等途徑)”和“硬考”,我走的是前一條路,這方面需要準備的主要有三個: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發表文章等)和優秀的暑期社會實踐成績。如果能被目标院校的夏令營接收,那麼即便最終未能成功保研,也會在相當程度上減輕考研壓力,增加錄取幾率。
在和學長一系列的采訪中,學長給我影響最深的就是要找好自己的方向。明确方向,才能有走完考研這段艱辛路程、不畏風雨的勇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去克服重重難關。同時也給我們另一個啟示:“條條大路通羅馬”,考研的方式很多,不要“硬考”一根筋鑽到底,還應該多多關注考研這方面的動态,比如學長推薦的考研論壇、保研論壇等。目的地隻有一個,但抵達的途徑有多種。最後學長熱情地說,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學長學姐或老師,這些都是可以咨詢的。希望陳傑學長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敞,也希望還未找準目标的你能及早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