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學工新聞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新聞 > 正文

辛亥革命博物館觀後感選輯:寫在腦海中的辛亥革命

發布日期:2014-05-19    作者:劉嘯宇     來源:     點擊:

目光随着一位花甲老人放的風筝,掃到了紅褐色的辛亥革命博物館。主體建築棱角分明、左右對稱,有一種壓抑的美感。在暗淡的陽光下,紅褐色的外牆更使人凝重,卻又透出一絲活力。

在武昌上學,早就該前來拜谒一下前輩們的英勇過往,可是我就和國人一樣,在安逸玩樂中卻忘了應該銘記的東西。作為搞英語的,我自然關注到了“辛亥革命”的英文翻譯:the Revolution of 1911。感覺這個翻譯沒有把中國人心中的那場革命翻譯出味道來。寫在普通中國人腦海中的辛亥革命和寫在心系曆史的文科生腦海中的辛亥革命肯定會有些許出入,但是,每個群體寄托在其中的愛國之情、強國之願是一樣的。

鴉片戰争後直到辛亥革命,無數愛國人士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方法救國救清政府,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但仍對中國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幾十年後的嘗試後,資産階級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當時絕大多數資産階級革命派是在日本接受的教育,所以,日本的明治維新和其他先進思想對辛亥革命有着重大影響。由于資本主義思想在當時的日本已非常普及,在日本的前輩想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關于方式,之前的維新變法和清末新政使革命派更加堅定了通過暴力挽救中國的決心。而這個派别的産生,與清政府的新式學堂與維新運動有着密切聯系,清政府充當了自己的掘墓人。

接下來是資産階級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章炳麟先生和鄒容、陳天華等人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痛斥清政府的腐朽。興中會。華興會、光複會等十幾個先進的革命團體出現在世界各地。百年之後,我們早已忘記它們的名稱和領導人,但是仍保持有對那群人的感謝與敬意。

 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多個革命團體結合了起來,成為中國第一個資産階級政黨。統一且有力的領導是辦好一件事的首要前提,尤其是一場改變國家走向的革命。雖然同盟會較為松散,但是整合了很多組織團體,較以前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十幾次大大小小的起義,在全國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這為最終的武昌起義作了鋪墊。還記得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中,一封《與妻書》,使林覺民這個名字被後人銘記。“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可謂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典範,可惜沒有被執政黨推廣宣傳。個人認為,雖然這些先烈是為實現資本主義犧牲的,但是應得到為共産黨人而犧牲的烈士一樣的崇敬,因為兩個都是為了一個強大而獨立的中國。

 由于保路運動,武昌兵力空虛,111010,起義士兵帶領受文學社思想影響的官兵攻占了楚望台軍械庫,次日占領總督衙門,并推舉黎元洪為都督,光複武昌。其中過程曲折不已,有時想象,在那麼多曲折中,那群人的一點細微的轉向,會給曆史帶來多少改變。曆史的不确定性、連續性、因果性,這就是曆史的魅力所在,我一直為之傾倒。

辛亥革命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影響,使每個學習研究曆史的中國人無法忽視。無論在課本、網絡、博物館,關于其影響及意義,無一例外将政治影響放在首位。因為這改變了封建制度,是最明顯的改變也關乎大衆的利益。但我認為,思想領域的沖擊才是最值得一提的,思想上的民主共和,才能給中國人,給中國帶來真正的民主共和。我想,思想的改變雖然比較緩慢,也可能埋在深處不被當時人發覺,但毫無疑問是影響最深遠持久、根深蒂固的。個人稱其為“最不明顯卻最強力的影響”。即使袁先生“竊取”革命果實,但他竊取的是權力、制度,人民思想中的革命果實,誰也偷不走的。在曆史中,向來隻有内在的東西存留的時間最長,最不容易被曆史長河沖刷。

走出博物館,回首走過的一個半小時的辛亥路,回首寫在腦海中的辛亥革命,回首中華民族為擺脫屈辱走向自由富強,回首身後的褐紅色的建築,心中充滿了“中國夢”相關的思緒,渾身充滿了力量。

 

上一條:馬院青志回收衣物
下一條:“探索自我,成就未來”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成功舉行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