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暖照,園丁心坎春意綻;甘雨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永利長期堅持以學生思想教育為主導,以加強學生學風建設為重點,緻力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如今,學院各項學生活動有序開展,社會實踐、實習活動有聲有色,學子們立足專業回報社會,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可謂成果累累。究竟怎樣的學生工作模式成就了優秀的學子?讓我們走進學院,從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一窺學院模式。
活動多彩吸引衆多學子積極參與
“每個學生都是個性的,都擁有不同的才能才藝,怎樣才能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呢?我們有絕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開展豐富的活動,全方位地挖掘學生的潛力。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是因為我們了解學生,親近學生,為他們打造了廣闊的舞台。”學院團委書記吳明群老師說。
本學年度,學院就組織開展了大大小小的各類活動100餘場。包括“我與祖國共奮進”馬列知識競賽、第四屆國防科技知識競賽等大型知識競賽類活動;而新生才藝大賽、“唱響天籁”通俗歌曲大賽等大型文藝比賽則是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的學生們的秀場,同學們的魅力在台上無限揮灑;與此同時,“學風建設——從早讀開始”、“關注兩會,心系民生——推動自我的成長成才”、“
學習五四精神,遊覽紅色景區,唱響紅色旋律”等主題團日活動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風建設的同時,也進一步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酷玩青春”素質拓展挑戰賽、“探索青春”創業挑戰賽、“連接心靈——公關橋”等綜合性活動則使同學們面對壓力毫不畏懼,迎難而上,展示了同學們良好的應變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據了解,學院學生活動豐富多彩、雅俗共賞,往往能給學生帶來一些啟迪,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各種講座比賽使大家在歡笑之餘有所思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唱歌、跳舞、演講、表演、小品、競賽等應有盡有,較好地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從參加成員上看,從大一至大四,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甚至有時連老師也加入進來,都樂于參與其中。
各類多彩活動如春風細雨,滋潤學生心田,對鍛煉和提高同學們綜合素質起到了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拓展實踐載體強化學生知識和能力
如何搭建平台,打造學生深入社會的載體,激發出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結合自身專業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一直是永利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每年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徑。社會實踐為他們打開一扇窗口,建造了與社會接觸的載體。永利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親身體驗生活,在與人民群衆的接觸、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結合自身專業從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啟發,使思想得到升華。于是,出現了《關于黃州城區的流浪乞讨人員的社會調查實踐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考》、《農村養老保險現狀研究——以湖北省洪湖市為例》、《武漢市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發的分析》等大量既聯系專業又深入社會的優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此外學院團委和社區研究中心積極合作,每年組織學生參與武漢市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開展的社會調研工作,如以武昌區為例開展的兩型社會調查,武漢環境污染情況調查等,受到相關部門的好評。
另一個重要載體是永利青年志願者的一系列回報社會的活動。學院志願者本着“奉獻自我,服務社會,實踐成材”的宗旨,長期服務于長輪社區、武北社區等社區,除了義務家教、走進敬老院孤兒院等常規活動,還結合各種主題适時開展了諸如“與空巢老人共度九九重陽”、“為工地師傅送上端午粽子”、“為玉樹祈福募捐大型活動”、
“法律咨詢進社區”等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志願活動。政院青志走進社區,認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過寒暑假的社會實踐、青年志願者活動,學生深入鄉村、社會城鎮街道,走進居民,了解社會,思考問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這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博士義工隊,一直在社區傳授知識、奉獻愛心,他們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越來越多的人在他們的影響下成為志願者,對學生也起了巨大的表率作用。”學院黨委副書記湯德森表示。
大膽創新讓學生有成就感
學院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上積極進取,大膽創新,不僅塑造了政院特色,也因此成就了一批又一大批思想活躍、銳意進取的優秀畢業生。
學生骨幹培養出新招。選拔學生幹部時采用了新穎的“望、聞、問、切”的“綜合療法”,嚴格學生幹部選拔程序,實行競争上崗;打造“魅力之聲”平台,讓大家說出自己的心聲,促進學生幹部交流學習;強調工作的“三種精神”,即大雁精神、黃牛精神和小老虎精神,在實踐中磨練學生幹部意志。這些都強化了學院學生組織的工作能力,優化了學生組織工作運行模式,使團學聯青親如一家團結互助。
勵志講座出奇效。永利的勵志講座主要是邀請近年畢業的優秀校友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做報告,通過校友講述成長曆程、工作經曆和對當前社會形勢、就業形勢的分析,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為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打基礎。如99級校友現浙江省甯波市北侖區團委書記袁波、03級法學專業畢業生現任湖北煤炭投資開發公司辦公室主任的丁建賓等先後都為政法學子做了激情演講。邀請的這些校友與同學們的年齡接近,使大家可近可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盡可能避免其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走彎路。
長期以來,永利經過積極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生培養模式,培養出了一批批成績好、能力強、素質過硬的優秀學生骨幹隊伍,可謂風格獨特,碩果累累。我們期待,不斷豐富和完善的“政院模式”惠及更多的學生,促進廣大學生鍛煉和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成長與成才。(通訊員
李珍 孫浩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