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

兼職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師資隊伍 > 博士生導師 > 正文

徐學俊(兼職)

發布日期:2016-10-29    作者:     來源:     點擊:

姓名:徐學俊(兼職)

職稱:教授

學曆:博士

研究方向: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

一、個人簡況

徐學俊,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曾擔任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多年,2004年調入永利。現任永利心理輔導研究中心主任,永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學系責任教授,永利“琴園學者”特聘教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校級品牌專業(心理學)和心理學省級精品課程責任教授。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湖北省兒童教育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學校心理輔導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武漢市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輔導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武漢市優秀專家(1999),湖北省教育科學學術帶頭人(2001)。

二、教學工作

碩士課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心理學基本問題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兒童偏常心理診斷、學校管理心理學

本科課程:心理輔導與咨詢、人格心理學、心理學研究進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兒童偏常心理與行為矯治

三、科研工作

(一)主持縱向科研項目

1. 地方課程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研究,教育部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2003--2006)

2. 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6-2007)

3. 湖北城鄉居民的文化取向對主觀幸福感影響的調查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007-2009)

4. 地方綜合性大學精英人才心理素質與能力調查研究,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項目(2007-2009)

5.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危機預防的對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廳大學生思想政治專項

課題(2007—2009)

6. 武漢市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武漢市教育局專題項目(2006—2008)

7. 武漢市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子項目,武漢市計劃生育委員會項目(2007—2009)

8. 湖北城鄉的文化取向對主觀幸福感影響的調查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

規劃項目(2007—2009)

9. 高中課程資源建設研究, 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重大項目(2010-2013)

10.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課程建設及評估研究,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2013)

11.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危機預防的對策研究,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1—2013)

12. 武漢教育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武漢市教育局重大招标項目(2012—2013)

(二)主要科研獲獎情況

1.構建中小學心理輔導體系的研究,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組長,全國教科規劃辦1999年11月鑒定,獲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

2.兒童青少年偏常心理與不良行為的輔導、矯治,湖北省“九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組長,湖北省教科規劃辦2000年鑒定,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

3.關于中小學學習方式變革的探索,武漢市政府專題項目,課題組長,武漢市教科規劃辦22002年鑒定,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

4.中小學教職工隊伍優化配置與管理模式研究,武漢市科技攻關項目,課題組副組長,武漢市科技局2002年鑒定,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

5. 武漢市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武漢市教育局專題項目,課題組副組長,武漢市教科規劃辦2002年鑒定,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

6. 以校本課程為基礎的地方課程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研究,湖北省“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組長,湖北省教科規劃辦2004年鑒定,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

7. 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培訓的理論與實踐,湖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2005年)

8.地方課程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的探索,教育部“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組長,全國教科規劃辦2006年5月鑒定,獲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09年)

9.校本研修及其區域協作機制研究,教育部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組副組長,

全國教科規劃辦2007年9月鑒定。

10.武漢教育發展報告,武漢市政府專題項目,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

年)

11.教師校本研修的研究與實踐,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10)

12.心理學教程,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第二屆優秀教材二等獎(2011)

(三)主要著作論文

主要專著:

1. 著作:青少年心理輔導,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主編:跨世紀的接班人,雲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 主編:中小學教育科研實用教程,武漢出版社,1996年版

4. 主編:基礎教育科研探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 主編:家庭心理輔導指南,武漢出版社,1998年版

6. 主編:家庭心理輔導與教育,武漢出版社,1999年版

7. 著作:男孩女孩尋找快樂,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版

8. 主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平出版社,2002年版

9. 副主編:小學輔導活動,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主編:中小學生偏常心理與偏差行為輔導,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11.主編:教育科研方法新編,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12.主編:情系武漢,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13.系列叢書主編:課堂教學滲透心理輔導實例,教師心理調适與訓練,家庭教育輔導,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14.主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材(小學、初中教師學生用書),武漢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

15. 主編:兒童心智美育課程化策略研究,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6.主編:教育.學習.心理實用妙方,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主編:心理健康導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8.主編:心理學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9.主編:學習的智慧(小學、中學家長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0.主編:陽光少年讀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1.主編:人格心理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2.主編:高中生心理成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3.參編:心理學導論、教育評價學、職業指導、教育科研方法、家庭教育讀本、心理輔導與咨詢等20多本著作.

主要論文

1.全國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工作會議綜述,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2.構建中小學心理輔導體系的研究,教育研究 ,2000年第12期

3. 區域性創新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4.試論課堂教學創新的價值理念與選擇策略,創新教育2002年第1期

5.考前焦慮症案例剖析,湖北招生考試,2002年第2期

6.考試焦慮的消極作用及其自我矯正,湖北招生考試,2002年第5期

7. 關于中小學學習方式變革的探索,北京: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8.高三考前心理調試的幾個問題,湖北招生考試,2004年第1期

9.考前疲勞的預防與有效記憶的方法,成才,2004年第2期

10.對農村高中貧困生心理輔導的探讨,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雜志,2005第5期

11.關于中小學師生關系的調查與思考,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第5期

12.青少年兒童偏常心理與行為的輔導和矯治,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第10

卷第4期

13.以最好的心理狀态迎中考,成才,2003年第2期

14.教師心理疾病的表現及醫治方法,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4年第4期

15.教師校本研修及其區域協作機制的探索,教育研究, 2004年第12期

16.地方課程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的探索,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期

17.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體系的構建,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年第26卷第2期

18.關于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政策思考,永利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33卷第4期

19.中國内地近十年來死亡教育研究述評,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第11期

20.大學優秀教師心理素質與大學生成長的關系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07年第

8期

21.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對策研究,教育導刊,2007年第5期

22.對258名教師心理衛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醫學與社會,2007年第6期

23.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論析,永利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6期

24.犯罪青少年性格特征的研究,成才,2007年第10期

25.關于小學教師人格特征的調查與讨論,醫學與社會,2008年第2期

26.考試焦慮幹預研究,醫學與社會,2008年第12期

27. 情緒放松訓練對考試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醫學與社會,2009年第3期。

28. 城鄉居民的文化取向對主觀幸福感影響的探讨,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29. 大學生生活事件與适應性問題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研究,2009年第8期。

30. 探析初中生對死亡的認知和體驗,教育測量與評價,2009年第10期。

31. 突發危機事件的風險認知與評價,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32. 教師心理素質的内隐觀研究評述,中國管理科學成果荟萃2010年第4期

33. 大學教師心理素質研究述評,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第6期

34. 論儒道互補與中國心理咨詢本土化,科教文彙2011年第2期 

35. 淺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師心理自我調試,成才2011年第8期

36. 城鄉居民的文化取向對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第六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萃(湖北科技出版社)2011年11月

37. 大學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結構的理論建構及量表編制,永利學報2011年第6期

38. 受限推理測驗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前景展望,永利學報2012年第6期

39. 大學生家族主義及其與未來時間洞察力、主觀幸福感的關系(通訊作者,内江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40. 心理咨詢與治療中的倫理問題,心理醫生2012年第7期

41. 武漢市穩定低生育水平研究(2)武漢市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集(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年6月

42.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成熟度現狀研究,科教文彙2012年第10期

43. 高中課程資源建設現狀的調查與思考,新課程2012年第12期

44. 資源建設:凸顯課程改革的新特色,湖北教育2012年第12期

45. 我國空巢老人抑郁現狀分析及治療方案,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12期

46. 基于社會服務的心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科教文彙,2013年第2期

四、學術活動

1.2007年11月,在河南開封參加中國心理學會學術年會,并做分組學術報告

2.2008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國際華人心理學學術大會,并做分組學術報告

3.2008年11月,在湖北黃石湖北師範學院參加湖北省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

會,并做大會學術報告

4. 2009年1月,在黑龍江大學參加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召開的心理學機構負責人會議。

5.2009年11月,在山東師範大學參加中國心理學會主辦的全國心理學第十二屆學術大會。

6.2009年2月,參與對華中師範大學漢口分校、武漢大學東湖分校等獨立學院辦學質量進行檢查評估。

7.2009年4月,參與對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學品牌專業和湖北黃崗師範學院文學院文學品牌專業進行檢查評估驗收。

8. 2009年11月,參與湖北省高等學校首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評審工作。

9. 2010年7月,在東北師範大學參加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做大會學術報告

10. 2011年9-11月,在新加坡管理大學做訪問學者。

11. 2012年11月,在杭州參加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社會心理研究論壇,做大會學術交流。

12. 2012年12月,在湖北襄陽參加湖北省心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做大會主持。

五、科普活動

1.2007年3月—2008年11月,先後在湖北省、武漢市中小學作心理學學術報

告二十餘場。

2.2007年7月,為湖北省心理咨詢師培訓班講課。

3.2007年9月,在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為犯罪青少年及家長作心理健康報告。

4.2008年11月,在武漢市勵志學校為工讀學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5.2007年7月和2008年7月分别為湖北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班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課。

6.2007年6月,參加武漢市青少年權利維護法律與心理幹預活動。

7.2008年7-8月,在湖北省中小學校長暑期培訓班做專題講座。

8. 2009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學出席第六屆華人心理學家大會,做學術交流報告。

9. 2010年1月,在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武漢)義務為社會公民主持團體心理

輔導活動。

10. 2010年6月,參加武漢市中小學心理輔導與教育學術年會,作大會學術報告。

11.2011年12月,赴汶川地區慰問心理學志願者。

12.2012年5月,參加武漢市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活動。

13.2013年3月,在武漢市黃陂區培訓中小學科研骨幹。

14.2013年4月,在廣東中山市培訓中小學科研骨幹。

六、學術/社會兼職

教育部教師教育國培計劃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庫成員

中國教育學會學校心理輔導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兒童全面發展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

武漢市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輔導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永利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心主任

永利心理輔導研究中心主任

武漢市青少年權利與心理維護專家組成員

聯系方式

湖北武漢永利教育學院心理輔導研究中心,郵編430062

Email:xxj6789@vip.sina.com

上一條:劉文祥(兼職)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