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永利特邀永利77級政教系知名校友、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區域國别研究院院長王逸舟教授來學院講學。

本次講座由yl7703永利院長熊友華主持,永利部分領導、教師代表、博士生、碩士生參與講座。在開場緻辭中,熊友華院長對王逸舟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王教授的職位身份以及在學術界的卓越成就與建樹做出了簡要介紹。

講座伊始,首先舉行了知名校友王逸舟教授學術專著捐贈儀式。熊友華院長為王逸舟教授頒發了專著收藏證書,随後雙方合影留念。


接下來,王逸舟教授以《國際關系和外交研究的新空間:幾個小故事》為主題,通過“蘇聯解體”、“911事件無預警”、“特朗普異軍突起”等國際熱點事件引出講座的重點——“現有理論及預測為何不令人滿意?”,并提出了以下幾點反思:一是已有知識與存在的局限;二是研究中不妨另辟蹊徑;三是借鑒不同學科與工具。
王教授認為,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他以光學研究領域中的“光譜”為例,鼓勵大家要對未知世界抱有敬畏之心,在研究中不妨另辟蹊徑,充分發揮自身的研究優勢,揚長避短,實現創新。

随後,王逸舟教授分别從醫學、地質學、生态學等角度分析指出,做研究要善于借鑒不同的學科與工具,不斷啟發思維,從而使我們的學術與科研受益。如醫學告訴我們知識進步不應限于工具性的改善,而須有心理與情感的關切。地質學中的“層化”分析可以類比我們比較熟悉的系統結構分析。而生态學中“生态位”的概念則有利于我們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找到研究方向,找準研究切口。
講座結束後,王逸舟教授就在場老師和同學們在學術研究以及教學方面的提問做出了詳細而深刻的解答。王教授本次講座使在場的同學和老師們受益匪淺,不僅為大家講解了學術研究的方法,而且也激勵大家未來積極投身科研道路之中,争取更豐富的學術成就。

王逸舟,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學區域國别研究院院長、《南大區域國别研究》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能力建設”首席專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世界經濟與政治》雜志主編、《國際政治研究》主編、北大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主要作品有《當代國際政治析論》、《西方國際政治學》、《恐怖主義溯源》、《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迷人的國際關系》等。
(審稿: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