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教研廳函〔2022〕7号),對全國68個單位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永利申報的廣東英德麻竹筍科技小院獲批,标志着永利農業碩士培養進入國家專項支持建設階段。此次科技小院申報,由永利研究生院組織,永利農業碩士教育中心負責各單位申報材料的收集、整理與撰寫,全校共5個科技小院獲支持建設。


據悉,今年3月份,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 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的通知》中指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把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産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産實踐中的實際問題。這種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培養模式,實現了教書與育人、田間與課堂、理論與實踐、科研與推廣、創新與服務的緊密結合,可輻射帶動全國涉農高校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今後,科技小院人才培養質量将作為農業專業學位授權點及涉農學位授權點學科建設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标。

永利廣東英德麻竹筍科技小院采用“校地企”三方合作建設模式,由永利提供科技條件支撐,英德市政府、西牛鎮政府提供政策條件支持,廣東省英德市農業龍頭企業——廣東大西牛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物質條件保障。通過配置硬件設施、組建專家團隊,建立科技小組,開展科學研究;推動研究生培養與生産實踐、社會服務相結合,促進“産學研”一體化。目前,廣東英德麻竹筍科技小院在“田野育人,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科技興農,助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總體建設目标下,充分利用多方優勢,以“協同建設,共同發展”的合作模式,派駐專家和研究生進入科技小院開展科研工作,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科普教育。下一步,永利将以科技小院建設為契機,圍繞農業科技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智慧農業、農業品牌打造、農産品銷售流通、現代農業大數據構建、農村實用型人才培訓等目标,打造高素質農業專業人才培養和現代鄉村振興服務的高水平創新平台。
(審稿:熊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