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yl7703永利師範專業認證工作交流會議于學院四樓會議室成功舉行。出席此次會議的受邀嘉賓有外國語學院陶濤院長,外國語學院負責英語專業認證的胡雪飛老師、吳喜豔老師,以及數學與統計學學院付應雄副院長。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學院教指委委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學院熊友華院長主持。

交流會議伊始,熊友華院長首先代表學院對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學院負責師範專業認證的領導、老師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并懇請各位領導、老師積極分享師範專業認證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以便在交流學習中更好地推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認證工作。
外國語學院陶濤院長率先發言。陶院長結合英語專業認證的基本情況作了幾點思考:其一,科學謀劃,做好頂層設計。陶院長表示,師範專業認證是一項系統工程,就自評報告而言,它包括培養目标、畢業要求、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師資隊伍、支持條件、質量保障、學生發展等八大部分。為做好頂層設計,全方位推進師範專業認證工作,成立由教學副院長牽頭、八位骨幹教師主要負責的核心小組必不可少。其二,築牢基礎,有序推進工作。陶院長認為,培養目标、畢業要求、課程與教學這三個部分至關重要,它們一環扣一環,影響着其他标準的制定和實施。她特别強調,在畢業要求上,要明确可教、可學、可評、可達成的畢業要求,要使用盡可能具體、可測量的語言措辭。其三,制定樣本,有效推廣借鑒。陶院長提出,全力雕琢,打好樣本,在推廣借鑒中既達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又有利于免去走回頭路的勞心勞力。
外國語學院負責英語專業認證的兩位老師介紹了英語專業認證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胡雪飛老師重點分享了畢業要求、課程與教學标準的制定與落實。她指出,在參照國家、學校相關标準時,要結合英語專業實際制定标準。畢業要求要能夠支撐培養目标,并在師範生培養全過程中分解落實。要對每項畢業要求的内涵進行合理分解,形成可教、可學、可評、可達成的指标點,每項畢業要求可分解成多個指标點。每個指标點對應多門課程,要圍繞指标點進行課程設計和考核。她還表示,好的方案是在充分調研和讨論的基礎上形成的,相關負責老師要有看齊意識,同心協力制定見習—實習—研習大綱、整合支撐材料等。吳喜豔老師主要強調了課程目标的可測可量性。她舉例說,“教育情懷”這一目标或要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測出師範生是否具有教育情懷以及教育情懷濃厚與否,就必須拟定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指标,搭建強有力的課程體系對教育情懷的支撐矩陣。要充分聽取教師意見,對于無法實現的課程目标,要及時予以調整。對于課程目标的評價依據,師範生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的評定等也要具體詳實。她還對今後的工作進行了展望,指出未來将在反饋調節中持續改進英語專業認證工作。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付應雄副院長重點訴說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認證過程中的艱難時刻。他說,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永利的老牌專業,進行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認證可謂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但這個過程面臨着不少困難和挑戰。例如,在制定培養目标、畢業要求、課程與教學标準時,進行了大量的艱苦的調研工作。在課程大綱的編寫、制定上,在結合專業實際、凸顯專業特色上下了不少功夫。在制度支撐上,學院先行突破,從無到有,不可不謂之艱難。在對标新版指南時,又必須重新調整原有标準。他還強調了數據庫、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邊做邊學邊完善,也是他總結出來的工作之道。
聽取完受邀領導、老師對師範專業認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後,與會者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認證工作進行了自由交流和熱烈讨論。
會議最後,熊友華院長進行了總結發言。他再次對兄弟學院的傳經送寶表示誠摯的感謝,并高度肯定了其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還懇切希望受邀專家在之後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中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和指導。
(審稿:易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