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1日下午,原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首席專家,我校特聘教授靳輝明先生為yl7703永利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們作了一場關于“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概況、流派和主要問題”的報告。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湯德森出席了報告會。
靳老在報告中指出,目前世界共産主義運動雖然正處于低迷時期,但是國外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卻一浪高于一浪。馬克思多次被西方媒體評為“千年偉人”,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社會學家。國際上各種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研讨會頻繁召開,如每年在紐約召開的“世界社會主義者大會”、莫斯科每年召開的世界社會主義者大會,以及每兩年一次的“國際馬克思主義大會”等等。
他指出,國外馬克思主義并不等同于西方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是從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分離出的一個派别,用哲學解釋馬克思主義,既批判西方資本主義,又批判現實社會主義(如蘇聯的社會主義)。而國外馬克思主義則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新馬克思主義、激進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生态社會主義、托派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解放神權社會主義、後工業社會主義、以及“西方馬克思學”等。
國外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把握上,雖然表述不一樣,但主要思想一緻。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馬克思認為社會将遵循既簡單又包羅萬象的運動規律,因而可以對其發展方向做長期預測;馬克思認為這些規律無一例外都是經濟性質的規律,塑造社會的唯一力量就是“物質生産的力量”; 馬克思認為這些規律的表現形式始終是階級鬥争,直到曆史的終結;馬克思認為曆史終結時,階級的國家必将消亡,地球上将出現一個人間天堂,即消滅了私有制和人與人之間的壓迫,成為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靳老認為,國外學者雖然在表述馬克思主義上有差異,但的确把握住了馬克思學說的主要内容,他們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經濟學,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系列問題,探讨和預測後資本主義時代的未來世界。
報告中老先生的一句話使筆者印象深刻,“理論研讨和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前導”。最後,靳老勉勵同學們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繼承和發揚馬克思主義。參加報告會的張俊同學表示:聽完這次報告,我感覺到受益斐淺,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小康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