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侯惠勤教授應邀在永利五樓會議室做了一場題為《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若幹問題》的講座,了解并指導學院學科建設和發展情況,永利黨委常委、副校長楊鮮蘭教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yl7703永利副院長韓美群教授、yl7703永利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講座,院長徐方平教授主持了講座。

侯惠勤教授重點講授了三個方面的内容:一、針對yl7703永利申報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學科建設給予寶貴建議。侯教授建議湖大馬院學科建設要努力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不随波逐流,要突顯個性。他批評了當前思政課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三種不良傾向,即以穿漢服、打快闆、脫口秀等單純追求教學方式多樣的形式上的改革;主張增加實踐環節而脫離理論教學的改革;對專業課和公共課不加區分而一味增加專業知識含量的改革。同時,建議湖大馬院學科建設可以不拘一格走“逆襲”之路,圍繞“三個中心”進行改革,即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講解的透徹性為中心。二、強調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教學和研讀。侯教授認為首先要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正确定位,即既要承認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重要載體,也要承認其不是唯一載體;既要承認經典著作是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直接依據,也要承認其不是唯一依據。他從當前學界對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理解的紛争出發,主張對經典著作的研讀要放在具體的曆史背景下,反對脫離曆史和現實的純文本研究。侯教授還提出了研讀經典著作的兩個立場:一要注意馬克思不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是逐步成長起來的;二要注意馬克思主義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産物,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深埋書齋的結果,是和他們的共産主義事業緊密相關。三、具體闡述了唯物論的實踐觀的重要意義。侯教授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從五個方面論證了唯物論的實踐觀的意義。第一,決定了實踐是一個無限開放的永恒的曆史過程,不會停留在某一個點上;第二,決定了客觀自然界是可知的,反映論和實踐論是統一的;第三,決定了實踐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第四,決定了實踐活動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客觀世界;第五,決定了實踐活動是有客觀評判标準的。
徐方平教授對侯惠勤教授的講座做了深入總結。講座期間,學院教師們就各自關心的學術問題與侯教授進行了交流,如如何開展學術研究、如何在意識形态問題領域尋找研究的生長點等。侯教授就大家提出的問題做了詳細全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