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l7703永利邀請,10月13日上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yl7703永利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新平教授,為學院師生作了題為《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探索》的精彩學術報告。學院領導班子成員,賀祥林教授、陳翠芳教授、張麗君教授,以及大部分教師和研究生聆聽了報告。報告會由永利院長徐方平教授主持。

張新平教授以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曆史性課題為切入點,從波瀾壯闊、曲折探索、改革創新和曆史反思四個方面來全面闡述他對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探索的理解。
一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用28年的革命經曆和經驗充分證明,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曆史和人民共同的選擇,也是最正确的選擇。
二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用30年的時間,努力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道路。這個探索可謂成就輝煌、道路曲折。它總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1956年,中國正處于國民經濟恢複和社會主義基本改造完成,進而确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階段;第二階段,1956—1966年,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摸索和探索階段;第三階段,1966年—1976年,中國正處于階級鬥争和黨内路線鬥争階段;第四階段,1976年—1978年,中國正處于從徘徊階段到改革開放階段。
三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繼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形成發展的曆史進程大緻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二大,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起步中确定主題的階段;第二階段,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确定主題到初步開辟的階段;第三階段,從黨的十三大到十六大,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基本形成和不斷完善的階段;第四階段,黨的十六大以來,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深化和拓展階段;第五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時,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發展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四是張教授将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反思歸結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八個字,高度凝練,鞭辟入裡。張教授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使在場師生深受教育和啟發。

徐方平教授在總結中說,張新平教授采用大曆史觀的思維方法統籌此次學術報告,縱橫交錯,對曆史事件、現實問題因果邏輯關系的分析,嚴謹而清晰;對文獻史料信手拈來,論從史出;同時,緊扣黨的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曆史觀照現實,理論聯系實際,觀點上也有諸多創新之處,對在座研究生及教師課程學習和教學,特别是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學習和教學,對相關課題的申報和科研均具有重要的啟迪。他希望廣大師生能夠認真體會講座内容,在中共黨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究領域精讀史料,創新研究,結出更多的教學和科研碩果,為即将開始的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和湖北省重點yl7703永利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供稿人:曾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