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首頁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汪信硯教授主講“馬克思主義傳統中國化:傳統與創新”

發布日期:2016-04-25    作者:周柳     來源:     點擊:

   

425日下午,yl7703永利邀請到了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學術帶頭人汪信做客院學術沙龍,為院内師生帶來了主題為“馬克思主義傳統中國化:傳統與創新”的精彩報告。yl7703永利院長徐方平出席了活動,yl7703永利博士生導師郭大俊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活動。學院相關專業的教師、碩士研究生也踴躍到場

汪信教授指出傳統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傳統通過創新不斷發展、延續,而創新是借助傳統并超越傳統而實現的。任何哲學研究都不能忽視傳統,哲學創新也必須以傳統為前提,這對于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例外,要實現馬克思主義創新也必須注重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對待傳統概括說來就是要認祖歸宗,即自覺認同,皈依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傳統。其中,汪教授特别講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四個特點,即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改造中國,探索中國向何處去的時代中心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将馬克思主義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環境;立足中國實際,建構馬克思主義中國話語;把對馬克思理論的研究拓展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研究。

學術報告在汪信硯教授與幾位研究生的精彩讨論中圓滿結束。郭大俊教授對汪教授能來訪永利學術沙龍,為師生們帶來一場學術大餐表示了感謝。通過這次學術報告,促使同學們更加清楚領會到當前繼承與發揚中國馬克思主義傳統,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關鍵在于正确認識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開創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的重要意義,在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中恢複和重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範式,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建和其他各門人文社會科學的聯盟。 

上一條:學院召開2015級專業認知交流會
下一條:北京師範大學王樹蔭教授主講“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的曆史經驗及其現實意義”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