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值學校第四次校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yl7703永利高度重視,積極舉辦返校校友座談會與成功校友勵志專題報告會等系列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系列活動分座談與報告兩種形式同時進行。
當天下午3點,院黨委書記湯德森在學院四樓會議室主持政教專業部分返校校友座談會。他強調,政教專業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優勢與特點,突出表現在:曆史底蘊深厚、師資力量強;薪火相傳、富有人文關懷精神;學風優良、考研就業率高,每年考研錄取率保持在40%左右,2012年突破50%;知名校友多、社會影響力大。他指出,近年來,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界校友的關心與支持下,學院緊緊圍繞申報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工作目标,按照學校綜合改革要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進學院各項事業整體發展,學院呈現良好發展态勢。2012年,學院成功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再度以明顯優勢被遴選為省級一級重點學科。2013年1月,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學科評估的結果中,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估分數名列全國并列第八的好成績。2013年9月,郭大俊、張麗君、塗用凱等教師合作撰寫的著作《科學實踐觀與科學社會主義》入選2013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這是繼學院田子渝、徐方平等教授的著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入選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的第二次入選。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校友的支持與關心。

原政教系主任王文卿教授、政教專業82級校友、現為永利深圳校友會會長、深圳大學經濟系主任羅清和教授、政教專業83級校友、捐資300萬設立勵志獎助學金的武漢九州弘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學、政教專業85級校友、現為學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肖德教授等曆屆政教專業校友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校友們回顧了求學與創業的人生曆程,分享了思想進步和事業成功的喜悅。回憶起在校期間的點點滴滴,校友們對母校的精心培養表示感謝,并主動為學校、學院發展獻計獻策。
下午3點,學院特邀政教專業87級校友王學兵為全院學子作主題為“自助者天助”的勵志報告。校國有資産與管理處正處級副處長王皓(時任87政教班班主任)、學校校友工作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99級校友王惠、何建輝參加報告會,報告會由院長徐方平教授主持。

報告會上,王學兵校友細數了自身共7個階段的人生發展轉軌曆程:生存驅動階段、信任驅動階段、責任驅動階段、創業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階段、興趣驅動階段、道德驅動階段。他回憶道:“剛進入深圳時,無依無靠,沒有一個親人和朋友,起初進入一家台資鞋廠,工作艱辛,月薪不足100港币,但是為了生存,他必須堅持。”山窮水路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正是憑着他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品質,最後赢得老闆的信任,成為鞋廠的高管,并獲得年薪7萬加年底2萬港币的薪資待遇。“要想富,先賣布;要想富得快,轉行做膠袋;膠袋不上檔,就做互聯網。”這是王學兵對自己人生事業各階段不斷轉軌的介紹。在新的市場經濟大背景下,他不斷搶抓商機,勇于創新與挑戰,如今的他已成功跨入互聯網先鋒行業,成為與百度、阿裡巴巴三足鼎立的“天助網”掌門人,并擔任廣東省湖北商會副秘書長,永利兼職教授。
談到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他頗有感觸地說:“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一個對人的長遠發展有極大幫助的專業。”他指出,中共黨史中中國共産黨建立根據地的革命策略是他現在全國廣建“天助網”子公司遵循的道理;毛澤東同志一整套帶領農民搞革命的謀略是其團隊管理的不二法門;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天助網”的企業文化便是“發展依靠員工,發展為了員工,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馬克思主義哲學講求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他準确把握事情的全局、精确找準問題的謀事之道。他強調,從商需要對于國家的政策有很靈敏的把握,剛剛過去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蘊含着很多商機,這也是政教專業學子所擁有的獨特優勢。
講到動情處,王學兵校友當場承諾,捐資5萬元獎勵家庭貧寒、品學兼優的政教學子,并借用自己填詞的一首歌曲勉勵全體政教學子勇于拼搏、敢于創新、善于自助。
校國有資産與管理處正處級副處長王皓在聆聽了王學兵校友勵志報告會後指出,王學兵校友是政教專業畢業生“底蘊厚、基礎寬、覺悟高、能力強”的傑出代表之一,王學兵校友勵志成才成功的經驗值得全體政教專業學子認真學習。
99級校友王惠、何建輝先後上台發言。追憶在校期間的點滴,表達對母校的感激與感謝之情,并囑咐在場學子傳承政教專業“講政治、重品行、懂感恩”的專業特色。
院長徐方平代表學院對以王學兵先生為代表的衆校友表示衷心感謝,并用三句話作結:“一群人——政教人;一輩子——信仰馬列主義;中國夢——馬院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