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還有一點點成就的話,那應該歸功于我的母校永利,歸功于政法學院政教系的老師們。”秦宣說。10月14日上午,我校政教系校友﹑中國人民大學yl7703永利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秦宣做客思睿講壇暨永利校慶80周年校友論壇,為湖大師生帶來了第十講——“中國為什麼需要馬克思主義”的精彩報告
秦宣校友于1981年進入永利政教專業學習,之後在吉林大學﹑人民大學分别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志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值此永利八十華誕,秦宣教授在講座中表達了他對母校的深切眷念與誠摯謝意,并對永利80周年校慶表示熱烈慶祝。學校馬克思主義重點學科骨幹教師賀祥林教授、郭大俊教授等出席了報告會。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二者取誰?
在講解“中國為什麼需要馬克思主義”這一問題之前,秦宣圍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二者的取舍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理解。秦教授講到,科學社會主義産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曆史,社會主義由實踐走向制度也經過了90餘年,作為社會主義踐行者的新中國更是已經成立了62年,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在懷疑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甚至提倡在中國實行資本主義。
“有一位老師在黨校宣講課上給同學們講授馬克思主義,台下一位同學發問:‘老師,您講的您相信嗎?’老師愣住了,反問是什麼意思,同學答道:‘您信的話,您就是傻子;您不信,您就是騙子。’” 秦教授引用了一個小故事來向大家抛出各國的思想現狀——還有一部分人不了解馬克思主義,不相信馬克思主義,更加不相信社會主義。
秦教授的講話引發了同學們的深思。“難道是我們宣傳不夠?那麼,試問大量的高校講座﹑媒體宣傳﹑資金投入為何不見回報?是馬克思主義不夠科學嗎?那麼,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人們又開始倡導重讀馬克思﹑回到馬克思﹑學習馬克思,這又是為什麼呢?不可否認,社會主義在建設過程中困難重重,但至少,我們得相信馬克思主義,相信社會主義,認識到它們的強大生命力,這是總的大前提。正因為當下馬克思主義面臨許多挑戰,處于不太理想的狀态,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面臨許多困惑,所以,我們需要馬克思主義。”最後,秦老師做了這樣的解答。
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誰為主導?
同時,秦教授将視野放到了國内,提出了中國人糾結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到底誰是指導思想?近年來,國學已在中國掀起了熱潮,論語講壇﹑ 周易解讀﹑ 紅樓夢研究等一系列國學知識被搬上了熒幕,馬克思主義卻似乎被人所遺忘。
秦教授以2011年1月11日在天安門廣場樹立孔子雕像的事件為例,指出其充分暴露了國人的困惑。在此事件中,60%—70%的網友提出了反對和質疑,認為在天安門廣場放置高9.5米的孔子雕像不合适,以此類推,孟子﹑荀子﹑莊子等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都應該放上去。最後,迫于壓力,該雕像被放到了曆史博物館,這“一放”、“一移”,正是國人内心糾結的體現。
秦教授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中國傳統文化根基深厚,可以挖掘的地方很多,但為了說明文化的偉大和曆史的悠久,就必須将其作為指導思想,我對這種做法表示懷疑。有人說,相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論語中的‘仁義禮智信’更容易記憶發揮,但這隻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随着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治理模式也在發展,馬克思主義也會日益體現出它的無可替代性。”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究竟為何?
對于為什麼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秦教授分三個方面為大家進行講解:“首先,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是全人類的曆史文明成果,值得我們去借鑒、去學習;其次,馬克思主義符合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再次,馬克思主義至今依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判斷馬克思主義是否正确,就要看它是否有科學的方法論﹑正确的立場﹑強大的生命力﹑是否可以接受時間的考驗。”秦教授提出了判斷的四點标準,并指出經過曆史的反複實踐和證明,馬克思主義以其“實事求是”的精髓屹立不倒,它解放了全人類,實現了全人類的自由。
秦教授說,我們的目的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繼而實現共産主義,而馬克思主義恰恰是指導這種目标的強大理論,這樣的偉大理論應該而且必須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作指導,正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才有了中國的飛速發展,有了今天的偉大成就。在講述期間,秦老師還提出了“為什麼歐洲、蘇聯一度抛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是否過時”、“金融危機中解凍馬克思主義為何般”等九大疑問,并為同學們做了深刻的分析和解答。
最後,主持人副院長徐方平教授對秦宣校友的學術報告做了評點,他說道:“秦教授的報告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視野開闊,貫穿古今;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具有學術創新精神;政治信仰堅定,理論功底深厚;語言風趣幽默,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聽了這次講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一名學生的我,它就像一記警鐘一樣使我明确了大學生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貢獻社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政教專業2009級的朱焯娅同學深有感觸地說。
本次思睿講壇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校慶80周年校友論壇因此又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李珍 李豔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