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點首頁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政教現象”别樣紅——記為湖大争光添彩的政教系校

發布日期:2011-11-03    作者:系統管理員     來源:     點擊:

    永利80周年校慶之際,學校全體師生為校慶籌備添磚加瓦,校友們積極捐資助學,為校慶工作錦上添花。其中,yl7703永利政教系校友捐款人數達全校首位,捐款總額接近一千萬,占全校校友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受到學校領導的 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政教現象在校内外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政教專業不能算最強,但是感恩圖報、回饋母校的美德一直在政教系校友裡傳承,經久不衰。永利副校長楊鮮蘭作為資深政教人點出了政教校友群星璀璨的原因。

打造寬口徑就業平台  培養優秀人才

    對于政教系來說,它的學科教學内容廣泛,涉及哲學、政治經濟學、科社、美學、法學、國際關系等多個領域。這些學科在幫助學生開闊眼界、充實知識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辯證、發展、全面的眼光。政教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從事哲學、經濟、政治、管理等各個領域的工作,就業方面有着更廣闊的平台。

    據初步統計,政教系校友的就業成績顯著,在各個領域都有傑出人才。如,在黨政機關,湖北省常務副省長李憲生、副省長張岱梨、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塗勇等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各地廳局級幹部中也有很多政教系校友;在理論研究方面,政教系校友包括中國人民大學yl7703永利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秦宣,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王逸舟,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俞良早等等,還有不少政教系校友擔任各地重點中學的負責人或中學政治教學研究方面的金牌教師;商界方面,設立200萬元創業基金和每年6萬的吳哲清獎助學金的深圳巨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哲清,分别出資300萬元與200萬元聯手設立領航·尊師助學感恩獎勵學基金的陳鵬洲、張世學等等,這些商場強人都是政教系走出去的校友。

 塑造嚴謹學風  傳承政教精神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如今,政教系一直秉承端正學風,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在這良好氛圍的潛移默化之下,走出去的政教學子普遍具備嚴謹、勤奮、樸實、感恩的優秀品質,并通過言傳身教使政教精神一代代傳承至今。

    政教系有着一批學術理論水平高、治學态度嚴謹的老師,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具有基本、樸素的感情,真正信奉、堅持馬克思主義,也帶動影響了學生,使學生能夠真正深刻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氛圍,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恢複高考後政教系的創始人之一王文卿老先生說:我與我們的黨和國家一樣,經曆了艱難曆程,我一直把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之心與對黨的無比忠誠緊緊相連。我對政教專業有着深刻的感情,所以我願意奉獻畢生精力當園丁,傳承黨的思想和教育方針。王文卿、董立仁、幸海華等一批老教授,十分重視學風建設,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十分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無微不至,誨人不倦。老師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态度俨然在潛移默化中凝聚成了政教精神,政教系的教風學風也自然而然地得到升華。

    我不是最成功的,但是學校給予我的教育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财富。政教系優秀校友吳哲清說。來自監利農村的吳哲清,在畢業之後一直秉承着政教系嚴謹樸實的學風,堅持學習,自強不息,一直十分感激永利政教系對他的教育。為回報母校,他從2006年起以個人名義在我校捐資設立吳哲清獎助學金,每年捐贈人民币6萬元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在校慶前夕同深圳校友會捐款200萬,成立創業基金幫助湖大學子畢業創業。我在2008年去深圳時接觸過吳哲清先生,時隔多年他憶起在永利的日子,仍然十分激動,對校園生活十分懷念。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湯德森回憶到。

    無獨有偶,分别注資300萬元和200萬元設立領航·尊師助學感恩獎勵基金的政教82級校友陳鵬洲和政教83級校友張世學,下海之初他們的處境曾十分艱難,在一貧如洗的日子裡曆經艱辛,但他們矢志不渝,最終獲得了成功。他們二人都來自恩施山區,在給學生做勵志講座時,他們都反複強調,政教系嚴謹務實的學風一直是他們寶貴的精神财富,也是他們在商海中拼搏一直堅持的精神品質。現為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副董事長、院長的政教81級校友汪彬先生,在校慶前夕捐資10萬元設立獎助學金時,深有感觸地說,政教系嚴禁務實的學風至今仍然讓自己很受用,也是激勵他不斷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主要精神品質。

    行動是無聲的語言,是對決心的最大诠釋。我将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強不息、克難奮進的湖大精神、奮勇拼搏、勇争第一的學院精神,努力實踐,自強不息,争做德才兼備的政教人,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報答校友們的殷切希望和無私關懷,感恩母校,回報社會!榮獲領航·世學獎學金10政教衛穎的承諾擲地有聲。

愛心澆灌夢想,感恩教育顯成效

    同樣畢業于政教系的湯德森在談到政教系師生關系時,微笑着說道:政教系的師生關系融洽,感情深厚。老師對同學關愛有加,真正用心愛學生。

    吳哲清先生談到在母校學習生活時,總會對班主任董立仁老師感激不盡。當年,在吳哲清生活中遇到疑難和困惑時,董老師總能第一時間給予解答和寬慰,像對待自己的子女那樣真誠地關愛學生。這份情意成為吳哲清報答母校的原動力。同樣,陳鵬洲的班主任幸海華在陳鵬洲最艱難的日子裡鼓勵他報考研究生,并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将他從恩施一個普通學校推向了更廣闊的學習平台與選擇空間。關鍵時刻老師的幫扶,改變了我一生的走向與命運。陳鵬洲十分感激幸海華老師。一直以來,政教系的老師堅持将對學生無聲的關愛融入教授知識、生活、就業等各個方面,老師給予的指導和幫助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使他們心存感恩,受益良多。

    王武是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99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校友,現任北京某民辦高校校長助理、學院人事處副處長,兼科研外事處副處長,他在工作之初,就設立王武獎助學金回饋母校。據王武校友當年的班主任,現任政法學院副院長的徐方平教授介紹,王武當年的專業學習思想并不是十分穩固,曾因生活貧困而多次生出厭學的情緒。對此,班主任徐方平老師十分重視,時常跟他談心,激發他的信心,鼓勵他走出人生的困境。過春節時,還把未回家的他請到家裡一起吃團年飯。在那段最黑暗最失落的時刻,是班主任徐老師讓我有一直走下去的信心和希望,我一生也不會忘記。王武回憶起當年那段艱辛歲月時如此感歎道。

    校慶期間,現任中共湖北省常委,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湖北聯合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的李憲生回到母校,當他看到吳海金老師時,馬上大步走過來與吳老師熱情握手,久久沒有松手。

    根脈相連,薪火相傳。在校慶期間,2003-2007級政教專業的部分學生幹部發起成立永利政教學友獎助學基金的倡議,得到很多剛剛工作的政教人的積極響應,盡己所能資助母校的學弟學妹,如05政教的雷希穎在看到倡議的第一時間就捐了1000元,04政教白連立在共青團沐川縣委挂職鍛煉也不忘捐贈了500元,還有不少同學紛紛捐款,以将政教深厚濃郁的關懷底蘊傳承下去。在畢業剛剛站穩腳跟的時候,就能盡己所能、自發地幫助他人,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發自肺腑的美好的情感和品德,讓我感動。院黨委副書記湯德森說。03-07政教的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獻愛心的善舉美德,是政法學院感恩教育初顯成效的一大表現,也為政法學院的學弟學妹們樹立了榜樣,激勵他們熱愛政教專業、感恩學校、服務社會。(李珍    瞿詩怡)

 

上一條:續輝煌成就 展學院風采—yl7703永利在體育文化節中表現優異
下一條:教學路上遇堵車 上課老師不耽擱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