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曆來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暑期社會實踐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2008年的暑期yl7703永利的學生社會實踐再出新成績。為推動此次活動順利進行,學院給予了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
此次實踐采取集中(團隊實踐)和分散(個人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參加人數達到500多人,共遞交出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近400份。在活動開展前期,院團委就開始引導組織學生着手暑期社會實踐的謀劃,選定課題、制定方案,聯系指導老師,并認真組織篩選出重點實踐團隊,挑選出3個重點實踐團隊,給予近三千元的專項經費支持。在重點實踐團隊實踐中,三個小分隊,各自依托自己的專業,如以06公共管理類的同學為主要成員的“‘兩型’家庭建設社會實踐調查團隊”、以06法學專業的同學為主要成員的“農民權益保護調查社會實踐調查團隊”和以06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為主要成員的“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調查團隊”等,充分做到了“精心組織,從嚴要求,結合專業,發揮特色,形式多樣”,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兩型’家庭建設社會實踐調查團隊”是與我校社區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實踐活動,得到社區中心主任彭惠青老師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同學們道出了他們調查的收獲:“‘兩型’家庭建設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構成。通過調查,我們一方面了解到武昌區家庭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狀況,另一方面也為構建‘兩型’社會提供了一手資料,為武昌地區建設‘兩型’社會提供參考依據。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能以此為契機,深入基層,向人們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從而引起大家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視,将國家的政策切實落實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分散進行實踐的同學也取得和很好的成績。07級法學班的吳語同學說:“我的實踐是在法院完成的,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對法院的運行機制,及法律的精神和原則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還磨練了我的意志,全面提升了我的綜合素質。”
開學後,學院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評比活動,評出一、二、三等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和優秀調查報告100餘篇。并報送優秀團隊及個人參加學校及全省評比,其中“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團隊”獲得“湖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農民權益保護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王建琳同學獲得“湖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同學們認為,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實踐中學到很多,增長了知識和才幹,同學們都希望以後能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吳明群 董傑蓮 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