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

教學活動

當前位置: 站點首頁 > 教學工作 > 教學活動 > 正文

一場關于美國選舉制度優劣的精彩辯論

發布日期:2024-11-11    作者:     來源:     點擊:

(通訊員:談立玲 王曉婷 謝雨涵 易籼明 何佳靜)11月6日,2024年美國大選結果出爐。11月7日,永利23級思政專業學生圍繞美國選舉制度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課堂辯論。此次辯論題目是“從美國大選看美國選舉制度的好與壞”,其中思政一班辯手持正方立場,思政二班辯手持反方立場。雙方辯手準備充分,靈活應對,時而機智幽默,時而犀利尖刻,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課堂辯論賽。

 

首先,正方代表江官霖立論:美國選舉制度具有民衆參與廣泛、制衡機制巧妙、選舉周期長短适宜、小州利益得到照顧、支持聯邦政府執政的合法性等優點。反方代表張景程則反駁道,此次美國大選亂象叢生,反映出美國大選制度積弊已久,如兩黨對立引發政治極化、選舉人團制度不能反映主流民意、選舉為金錢所左右、利益集團控制媒體主導輿情、初選機制不合理,等等。

接下來,就美國選舉制度的好與壞,雙方辯手展開激烈辯論,争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美國選舉制度的具體設置及其影響上。

 

 

關于選舉人團制度,正方二辯文婧淑認為,選舉人團制度“通過選舉人的中介作用,過濾掉部分非理性因素,使得選舉結果更加穩定和可預測”。反方二辯李怡景則指出,選舉人團制度“使得候選人将大量精力和資源集中在少數‘搖擺州’,而忽略了其他地區的訴求,加劇了地區間的政治不平衡”。為了使本黨的候選人當選,州議會的多數黨還會刻意制造“傑利蝾螈”現象,即通過不公正的選區劃分來使某一政黨獲得更多的議席或選舉優勢,嚴重影響了選舉的公正性和民主性。正方四辯何舒鑫則認為,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不是對民主的背離,而是政治利益權衡的結果,它是大州對小州的妥協,以便把各州都團結在美利堅合衆國的旗幟下。

關于非搖擺州選民是否能充分表達意願的問題,反方四辯宋雨軒指出,非搖擺州選民的意見往往被忽視。正方五辯保怡菲表示,根據美國憲法,非搖擺州選民可以自由表達政治意願。候選人争取可能的搖擺州選民,可以促進聯邦政府與選民的聯系,更好響應民衆需求。反方五辯謝雨涵則反駁道,争取搖擺州選票在事實上加劇了美國的金錢政治,不僅耗費了大量的社會資金,還導緻了許多暴力沖突事件,不僅不能很好的體現民意,反而更加加劇各州的分裂。

針對美國大選制度不利于美國社會團結的說法,正方三辯李昕宇認為,美國人意見不一,乃至社會撕裂,是由“複雜的曆史、社會等等因素”,而不是大選制度造成的。他還認為,“特朗普上台能為國内的非法移民問題、堕胎問題、教育問題等等的解決,為國際上的俄烏、巴以、朝韓和台海局勢包括歐盟狀況的變化注入很多新的因素”。

針對正方關于美國選舉給美國和世界注入活力的發言,反方三辯翟昊帆則反問道,“2020年特朗普敗選,拜登上台給我們帶來了世界局部戰争的威脅,這也算是為世界注入的活力嗎?現在,代表共和黨的特朗普要再次上台了,他又能為世界注入什麼活力呢?是解決拜登執政時期的俄烏沖突、巴以沖突,還是等下一屆總統再來提升活力呢?”反方六辯劉嘉玥則力陳美國選舉制度對美國人民不利的種種弊端:“民主、共和兩黨之間的争鬥輪番升級,将政黨利益、集團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相互攻擊和指責無所不用其極。例如,在移民、醫療保健、堕胎等諸多問題上,兩黨觀點嚴重對立,難以達成共識。在一些重大政策議題上,如醫保改革、稅收政策等,兩黨往往陷入僵持,導緻政策難産或難以有效推行。”她還指出,近兩屆美國大選期間政治暴力事件頻發,而美國選舉制度漏洞、社會種族歧視等問題仍久拖不決。

最後,任課教師談立玲對本次課堂辯論做了點評。她認為,這是一場精彩的課堂辯論,正方立論清晰,反方駁斥有理,雙方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展現了思政專業學子深厚的理論素養、靈敏的政治嗅覺和高超的辯論技巧。她還認為,如果加上雙方總結陳詞環節,這次課堂辯論就堪稱完美了。


審稿人:徐信華

上一條:“永利思政課教學論壇”第十八期成功舉行
下一條:教育碩士“雙導師制”聯合培養新形式 ——永利5名教育碩士參與校外導師王忠文名師工作室教研活動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