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永利在教2-410教室舉辦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系列講座之二—— 研究生情緒及壓力管理,我校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占婧應邀擔任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永利2019級全體研究生聆聽了本場講座。


講座伊始,占婧老師抛出“情緒是誰”、“情緒從哪裡來”、“情緒到哪裡去”三個問題,引導同學們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體驗進行讨論和分享,在互動中進入講座的主題。随後,占老師從“為什麼有情緒”、“情商EQ與人生”、“情緒健康與成熟的标準”、“研究生畢業常見情緒困擾”和“管理情緒,提高情商”五個方面展開具體闡述。


就“為什麼有情緒”的問題,通過分析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占婧老師指出,情緒是人對環境的一種反應,有情緒是人的本能,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必須要懂得适時适度地加以疏導。在“情商EQ與人生”方面,占老師結合事例指出,高智商并不意味着高情商,情商主要體現在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覺察)、自我控制能力(情緒控制)、自我激勵能力(自我發展)、認知他人能力(同理心)和人際關系管理能力(領導與影響力)五個方面,高情商需要培育和控制好自己的衍生情緒。占老師從“什麼影響情緒”、“情緒的分類”、“情緒理解與表達”和 “情緒健康的表現”四個方面闡述了“情緒健康與成熟的标準”。占老師指出,影響人情緒的因素有情景、需要和認知三種,其中認知是最高級别的因素;情緒有七情之分、基本情緒(如恐懼、焦慮、滿足等)和社會情緒(如善惡感、榮辱感和内疚感等)以及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三類;要覺察自己真正的感受,選擇适當的時機,正确、清楚、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态、接納自己的情緒、善于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寬容别人增加愉快體驗和掌握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是情緒健康的具體體現。占老師通過《頭腦特工隊》的視頻,介紹了情緒反應過度、情緒反應不足、負情緒泛化或持續時間過長、不能接受或無法控制情緒所造成的情緒困擾,以及波動性和兩極性、沖動性和爆發性、矛盾性和複雜性、内隐與掩飾性、想象性等情緒特點。占老師最後還指出了“管理情緒,提高情商”的方法。她強調,情緒能夠進行管理,且具有很高的自主性,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達到修己安人的目的;可以通過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轉移法、自我安慰法、交往調節法和情緒升華法改變非理性觀念,進行自我情緒管理;而對于衍生情緒,則需要訓練自我關注的能力,不加評判地觀察自己,學會平衡思考和處理情緒危機。


“此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非常喜歡占老師講座中引用的一句名言:‘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騰成地獄。’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情緒的産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會更積極地去管理和消化它。”現場一位同學說道。
通訊員:餘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