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永利2012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鄧輝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因為該館主體建築都是用紅磚築成,所以其又名紅樓。到了紅樓外圍時我們發現這裡遍植松樹,雖處于武昌閱馬場這樣的鬧市附近,但這裡在青松的掩映下仍是一片靜谧。紅樓原是清政府的湖北省咨議局,是清政府預備立憲騙局下欺騙全國人民的一個所謂民意機關,可是這裡卻成為革命軍政府領導所有革命志士推翻清政府的司令部,不得不說這對清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嘲諷。
有詩曰:“紅樓凝碧備,黃鶴繞青松,英雄垂不朽,休唱大江東”,剛接近紅樓大門就看到孫中山先生的高大銅像,莊嚴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隻見孫中山先生身着黃袍馬褂,左手執杖,右手持帽,堅毅的眼神凝視着遠方。此刻不由讓人想起孫中山先生帶領無數革命志士曆經無數次革命終于打響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槍,孫中山先生的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情懷讓同學們内心激蕩不已。紅樓正門前懸挂的是鐵血十八星旗,該旗寓意關内十八省炎黃子孫團結起來推翻異族統治,實現民主共和。戰場上的革命志士們抛頭顱,灑熱血也許就是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共和這一單純的願望,他們為了國家、同胞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步入展廳仿佛置身于當年神秘而又莊嚴的曆史場景,那種緊張而又熱烈的戰鬥氣氛深深地感染着大家。軍政府會堂、黎元洪起居室和會客室、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大量詳實的史料,生動地反映了武昌首義和辛亥革命,不僅進一步增加了同學們對民國史的認識,更增進了同學們對革命黨人的敬仰之情。20世紀的中國,如同人間地獄般黑暗,民族處于内憂外患之中危亡難料,民衆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是他們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高喊着“驅逐鞑虜,恢複中華”的口号,給民族帶來了希望,給民衆點亮了曙光。“蛇山當年炮聲隆,傾倒清廷首義功,蕩盡寇氛民作主,江山永照紅樓紅”,這句題詞精煉地寫明了後代對革命黨人的崇敬之情。
紅樓之旅結束了,但同學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革命志士的獻身精神激蕩着我的心,雖然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和平時代,但祖國的繁榮昌盛依然要靠我們這些青年學子去繼續努力,努力學習各種先進知識技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斑斑熱血,永勵後昆’,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們‘敢為天下下’的大無畏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的崛起披荊斬棘,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思政班黃沛同學說。“江漢英靈蕩王朝,風流人物又今朝,登樓無限蒼茫意,革命豪情逐浪高”,這次的紅樓之旅讓2012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同學們都生起無限的意氣豪情,對祖國送出了無數美好的祝願。
(思齊苑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梁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