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胡雙。”2月27日上午八點整,從教三206教室傳出了熟悉的新聞直播間背景音樂,主持人胡雙、高靜為現場觀衆播報了以“看霧霾體系之生态壓力”為主要内容的新聞。
由胡雙、高靜、任婷婷等十名同學組成的第一小組成員,以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入手,從哲學角度深刻分析了霧霾的成因、霧霾的危害、應對霧霾問題的應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并通過組員對主持人、記者、路人、知名教授等角色的扮演,将觀點融入了惟妙惟肖的新聞播報和采訪的現場模拟之中。其中,在天安門廣場現場模拟采訪情境中,“路人甲”楊彬彬戲谑以“厚德載霧,自強不吸,霾頭苦幹,再創灰黃!”為主要内容的新北京精神,表示對霧霾帶來的社會問題的擔憂,“路人乙”黃夢瑩則提出了戴口罩、盡量少出門、盡量不要開窗、多吃清肺潤肺食品等應對霧霾天氣的針對性建議。
在新聞播報的結尾,小組成員别出心裁地采訪了任課老師陳翠芳教授,“本台很榮幸地聯系到了yl7703永利的陳教授,現在讓陳教授來談談她對霧霾問題的看法”,陳翠芳老師就大衆以“盡量不出門”為應對霧霾的方法這一做法予以否定,她認為“盡量不出門”隻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環境質量。
以“我的現世情懷”為主題的課前展示,是任教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陳翠芳老師為豐富課堂形式、增強政教專業學生關注社會現狀而組織開展的。在座的同學們表示很喜歡這種形式自定的課前展示形式。“課前展示比單純的講課有趣多了。”12政教劉一鳴這樣說。第六小組組長柯小文也表示,第一小組表現的太好,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