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劉建凡書記在首場黨史國情專題報告中提出的号召全校團員青年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以親身實踐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學院社團聯的全體成員于5月10日齊聚模拟法庭開展學習劉建凡書記解讀的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百年校慶上的講話。
“五四青年節,是一個讓我們銘記革命青年們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日子,是一個讓我們喚起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的日子。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校黨委書記劉建凡在學校五四表彰大會上的報告,更是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點燃一盞明燈,指明了方向。”随着社團聯主席袁守斌的開場白,學習讨論五四報告大會精神活動正式開展。
來自09行管的雷妮首先發言:“在五四這個屬于我們青年的節日裡,聆聽劉建凡書記的講話,讓我更加明确了學習工作的方向。劉建凡書記的報告中,我記憶最深的是三個字‘有理想’:古人雲‘守志如行路,有行十裡者,有行百裡者,有行終生者。行十裡者衆,行百裡者寡,行終身者鮮。’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志存高遠,以理想信念作為我們潛心學習研究的動力,作為我們全力以赴學生工作的支撐。”“中國著名學者梁啟超曾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青年一代肩負着祖國富強民族振興的責任,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更應該利用大學自由濃厚的學習氛圍、充裕廣泛的學習資源,在學好專業課的時候廣泛涉及其他領域,延伸自己的知識鍊,擴充自己的知識庫。但僅僅加強文化知識學習遠遠不夠,更應該自覺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作為學生的我們就應該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胸懷遠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學精神和為國奉獻之志,為人民服務之志,牢牢把握自己人生正确的航向,将自己的發展與祖國人民的偉大事業聯系起來。”劉爽同學感慨道。
學習研讨五四精神環節之個人心得感受大抒發,讓社團聯成員的内心得到深思,心靈得到洗禮。第二環節之實踐模拟大舞台,讓新老成員全員參與其中,感受實踐的快樂與艱辛,時不時掀起活動高潮。由大一幹事組織編排的模拟實踐活動——赴山區支教:七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子利用暑假休息時間身赴恩施山區進行支教,路途的遙遠、條件的艱苦讓七名‘90後’在起初有些動搖,但支教學校的學生渴望知識的眼神及立志走出大山的決心讓這群有些稚嫩的孩子堅持到最後。台上的‘演員’栩栩如生的表演赢得大家一緻的好評,同時又不禁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學習五四精神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表面上,而應該深入到我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将精神曆練成一種信念,緊存于我們的心底,将精神化為一股力量,激勵我們前行。”社團聯主席袁守斌總結道。(通訊員 衛穎)